第456章 不是拍馬屁(2 / 2)

皇上是很能容人的。

“安時莫急,且聽可道說完。”

李存勖當然知道馮道不枉這個“道”字,不過他說的也往往有些道理。

兼聽則明嘛。

馮道一拱手,馬上口若懸河。

“陛下,臣倒是覺得,如果真是為了天下百姓福祉,就該弭戰休戈。能夠和平收土,自然最好。若不能,何妨今後就以黃河為界,各守疆域?不論晉帝還是梁帝,隻要百姓們無征戰之苦,無破家之危,他便是堯舜再世!至於四海混一,弄出個鐵桶般江山,萬古一係,那不過是帝王虛名,又與生民何乾?老子雲,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又哪裡有什麼鐵桶江山?而百姓甘之如飴。擊壤歌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有何哉?臣每念之,神馳遐想,竊以為此乃君王治國之最高境界。臣乃愚見,還望陛下斟酌。”

李知柔大吃一驚,馮道的話讓他匪夷所思。

“可道,你竟然不在意國家分裂?”

馮道神色不變:“薛王殿下,馮道不過是哀民生之多艱,故此覺得,分也好、合也罷,隻要不是兵燹,便是小民福祉!”

郭崇韜見皇上並未出言駁斥,明白皇上是要自己繼續說話。

“然而若不掃平奸惡,群雄混戰兵燹相連,小民又怎來擊壤而歌?唯有江山一統,方來萬世太平,可道不可不察!”

馮道仍然侃侃而談:“群雄混戰,貪心不足,欲求九州劃一。若能各安天命,罷兵弭戰,百姓自然便是盛世,又何來楚河漢界,壁壘森嚴?”

連李從珂都聽不下去了。

“可道所言,未免迂腐!朱梁肆虐,你不殺他,他就殺你,你卻虛言一番,怎當得他棗強屠城!大王興義兵替天行道,正該誅滅此賊,哪能坐視不顧?”

好嘛,官衙裡的形勢,變成了馮道舌戰盟主、樞密使和義昌軍節度使三人了。這三位,職銜名望,莫不遠遠高過馮道。

李知柔見李從珂加入辯論,馬上支持。

“二十三所言極是,朱賊不滅,不論梁國晉國,百姓們都無太平可言。”

李存勖卻發現,這辯論都成了車軲轆話了。而且很有些以多欺少、以上壓下的味道。

嗯,該自己表態了。

“好啦。可道所言,也未嘗無理。和平收土,的確是朕之願望。然而先皇教誨說,凡事逃不過‘中庸’兩字。故此既不可窮兵黷武,也不可縱容奸惡!兩者皆是大謬。當今之時,該先請盟主曉諭天下,天命歸唐!其有效仿王鎔、王處直前來歸附者,便是和平收土,人皆樂見。若有朱梁輩窮凶極惡繼續逆天行事者,朕必將蕩平其巢穴,絕不姑容。”

李克用雖沒當過皇帝,但現在在太廟裡已經是名正言順的“武皇帝”了。所以李存勖稱他為“先皇”。

郭崇韜馬上附和:“先皇教誨的中庸之道,聖人可謂深得其中真諦了。臣也以為,聖人手提雄師解百姓倒懸之苦,正是替天行道之舉。”

李知柔也笑著點頭:“聖人說曉諭天下,那就是先禮後兵,真王道也。”

李從珂卻還有些意難平:“可惜梁賊不懂王道。對他們,唯有刀劍說話!”

馮道聽了皇上的話,倒也不好反駁,何況畢竟是皇上,自己必須有分寸。

“聖人的確是仁義之君,臣仰慕至極。不過臣還是希望聖人興兵之時,務必以生民為念。”

李存勖點了點頭:“可道,你就將朕的口諭,寫成檄文,曉諭天下。二十三,你要協助你阿耶,把盧龍軍、義昌軍守穩當了,謹防桀燕殘餘興風作浪。安時,你隨朕前往滑州察看敵情。”

這時候,傳來一份軍書。李存勖打開看了一下,頓時麵色不好看了。

喜歡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請大家收藏: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