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皇上的判斷是“唐賊也無能為”,李振心涼了。
人家打上門來了,陛下說他“無能為”。
連一旁的敬翔都倒抽一口涼氣。
他本來就是主張皇上暫時躲開李存勖兵鋒的,雖然西狩洛陽,皇上會很沒麵子,但是,非常時期,皇帝借“打獵”的借口,躲開兵鋒,不也是合理操作嗎?
“陛下,臣鬥膽,其實前朝的皇上們,玄宗、僖宗、昭宗,都曾經西狩多次……”
朱瑱大叫一聲。
“敬翔!汝竟敢用亡國之君與朕相提並論!”
敬翔嚇得隻能跪在地上道歉。
李振心中不以為然。
敬翔隻是借古喻今罷了,怎麼就扣上大帽子了。再說了,敬翔說的三位唐朝皇帝,也隻有昭宗後來被弑,況且弑君的時候,唐朝還沒滅亡啊。
不過顯然不是跟皇上講道理的時候,現在的問題,是趕緊阻擊唐軍!
“陛下膽識過人,誠不世之明君也。如此,臣請陛下趕緊下詔,催促段凝和袁象先,速速前來勤王,不知聖意如何?”
朱瑱當然不想城破國亡,隻不過他一個是覺得,唐軍肯定打不到汴京。理由很簡單,唐軍從來沒有打到過汴京,倒是大梁的官軍好幾次打到了太原。
另一個理由,就是李振說的這兩支大軍了,尤其是宋州的袁象先,皇太妃一力推薦的治世能臣,他離汴州可說朝發夕至。
張歸厚的路程遠一些,但他肯定會全速前進,來汴州勤王。
段凝的大軍包抄,更是捶扁李存勖的致命一擊。
所以他敢於拒絕遷都,敢於繼續維持自己的英勇形象。
點了點頭,朱瑱下旨了。
“傳旨,命輔國大將軍袁象先、鎮軍大將軍張歸厚,即日率所部會師曹州,阻擊唐賊,確保京畿平安。命驃騎大將軍段凝率所部消滅來竄的唐賊,擒其魁首李亞子,從此致天下太平!勿負朕之所托!”
聖旨傳了下去,朱瑱終於鬆了一口氣。
好啦,唐軍被擋住了,還很快就會被消滅。
自己安全了。
與李振討論一下,如果生擒了李存勖怎麼辦?
“李相,若段凝和袁象先、張歸厚諸將,果然不負朕之所托,大破唐賊,生擒了李存勖,怎麼辦?”
見李振不明白皇上的深謀遠慮,朱瑱笑了。
“朕總角之時,嘗見李存勖為優伶獻舞,甚是欣賞。此番李存勖居然送上門來了,須得將其擒來金祥殿,再次給朕表演歌舞,方是太平盛世啊。”
李振目瞪口呆。皇上的YY水平,實在超乎李振最狂妄的想法了。
而此時皇上指望的兩支梁國大軍,卻有著不同的表現。
宋州的袁象先,得到聖旨後,馬上下令全軍動員,立即準備勤王。
但是楊吳的劉仁瞻,忽然發兵來攻宋州。
堅守宋州還是北上勤王?
袁象先很快做出了決定。
勤王之師,並不缺自己這一支兵。特彆那個張歸厚,現在恐怕已經在曹州布防了吧。
最關鍵的是手提十萬雄師的段凝,有他的存在,李存勖怎敢頓兵堅城之下?
而宋州,這可是自己的防地,自己的身家性命、財富之源,丟了宋州,日後會不會被皇上以失地之名處死?
還是先守住宋州,打跑劉仁瞻以後,再看情況北上勤王吧。
他沒想到,張歸厚畢竟是從懷州趕來,那個時代又沒有鐵路運兵,全靠兩條腿,怎麼全速前進也趕不到首都。
段凝的情況更糟。不錯,他手中有十萬大軍,然而忙於救駕的他,竟然下令全軍走近路,結果十萬大軍陷身大野澤,狼狽不堪,混亂一團。
細作報告了段凝所部的情況,李存勖也通過“神器”VR眼鏡,親眼看見了段凝軍的困頓狼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