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虛無縹緲(1 / 2)

廢後到了遼國以後,生死如何,說實話沒人在意。

皇上的旨意也隻是“聽天由命”。在他看來,自己沒有殺掉這個叛逆,已經是法外開恩,非常不合適了。所以,發配廢後去遼國以後,會有什麼遭遇,他不想過問。甚至,連東君請示要不要托個人情,他也斷然拒絕。

在皇上看來,東君已經很荒唐了,怎麼還能欠她人情?至於遼國,如果一兩年內大唐的各藩國都平定下來,那麼自己就要高舉先皇留下的第三支令箭,向遼國宣戰了。

當然也不能與遼國有什麼人情債。

皇上就是這樣的人,寧可付出贖金,贖回新州、武州,也不肯背上人情債。在他看來,金錢債還得清,人情債還不清。

所以堅決拒絕了黃四娘的要求。

李九娘明白,真正在乎自己將來的,隻有自己了。

什麼叫眾叛親離?

這就是吧。

也怪自己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不過這段時間的冷宮生活,也讓她想明白了。

也沒什麼可後悔的,做了,就做了吧。就算被皇上處死,自己到了那頭見到父皇,自己也沒什麼愧怍啊。

關鍵的是態度,重要的是過程。

雖然自己的複辟遭到了慘敗,但是自己畢竟做了,就對得起列祖列宗,對得起自己的大唐公主身份。

從自怨自艾中走出來之後,李九娘想的是另一件事。

求生。

既然皇上都沒有處死自己,那就是天意,證明自己還有希望活下去。

這是最好的結局,既為大唐王朝做出了最後的努力,還能活下來。

當然最好不要去遼國,在那種腥膻野蠻的地方,還會遭遇各種淩辱,自己肯定活不了多久。

所以,在搖搖擺擺的囚車停下來以後,李九娘忽然想起了一句詩:“山在虛無縹緲間。”

是啊,傳說中的楊貴妃。

妾是不是也能效仿她?

這個什麼海軍司令,侯言,能不能協助妾出海,去那什麼“海上仙山”?

侯言這個時候過來了。

雖然是廢後,但侯言還是講究禮貌的,照樣行禮之後稟告:“海軍司令侯言,路經此地,逢廢後檻車,前來相見。”

李九娘差點笑了起來。

侯言真是個中規中矩的人,這一番話,虧他想的出來,既沒有毀損朝廷的法度,也適當保存了對自己的尊敬。

真的想下檻車來說話,隻好看看男女兩個看守。

劉知遠和黃四娘都明白過來了,但是誰也不好說讓廢後下車。

事關國家法度,誰敢輕易讓廢後下車?

黃四娘想了想,侯言和劉知遠,都是朝廷命官,肯定不能出麵,隻有自己來說了。

“劉將軍,既然侯司令都過來了,是否讓廢後下車說話?反正她也跑不了。”

當然跑不了,劉知遠手下可有上千武裝士兵呢。

反正押送人犯的是黃四娘,她說了話,?那自己就當不知道吧。

劉知遠轉身離開,表示下車與否,跟自己無關。

李九娘下了檻車,忽然對侯言盈盈一拜,這可把侯言嚇了一跳。

雖然是廢後,但好像也受不起啊。

連忙出言阻止:“廢後不可如此。”

李九娘看看走到遠處的劉知遠,知道時間緊迫,連忙說道:“侯司令,妾並無他意,隻是想請侯司令救命。”

看著一個嬌弱女子梨花帶雨向自己求救,侯言要說不動心,那還真不是男人。但是他當然知道這件事乾係甚大,自己現在仕途上一路春風平步青雲,如果為了一念之仁而毀棄,那可真是天下第一傻了。

“廢後莫要如此說,皇上已經免了你死罪,何來救命之說?況且劫持檻車,事關國家法度,侯某斷不能行,恕難從命。”

雖然被侯言一口拒絕,但從侯言有禮貌的回答中,李九娘還是看到了希望。

“四娘,能不能念一下舊情,幫妾向侯司令說句話?妾隻是想把發配的地方改到海外,並未違背聖旨啊!”

黃四娘當然是念舊情的,但是廢後的說法,還是讓她大吃一驚,不由脫口而出:“娘娘,你是……嗯,九娘,你要改變發配之地?”

聽見黃四娘又稱呼自己“娘娘”,李九娘也是百感交集。雖然黃四娘馬上改了口,但李九娘還是敏銳地捕捉住了這個信息:黃四娘也沒有害死自己的心。

現在,隻有那個青年將軍劉知遠了。他是個什麼態度?這就至關緊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