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咀末部來人(1 / 2)

還真是喝高了,酒醉的感覺不好受,宿醉的感覺更糟糕。

張景進前來稟告,說禮部尚書李知柔帶著一個外邦使者前來,請求覲見皇上。

李存勖頭腦還有些暈,順口問:“哪個外邦?”

回答是“咀末部”。

反而把皇上給嚇了一跳。

“巨魔部?都是魔頭?”

興趣一來,酒好像都醒了。

張景進有些尷尬:“大家準備接見嗎?還是讓奴婢去打發了他?就說大家事冗,叫他改日再來。”

李存勖興趣來了,決定接見。

興趣有多大,失望有多大。

跟在李知柔身後的這個“巨魔部”使者,跟“巨魔”根本不沾邊。個頭也不“巨”,打扮也不“魔”。

起碼沒有埃弗裡特三世那麼魔幻。

禦座上的李存勖琢磨著,或許使者不那麼魔幻,但人家部落,說不定都是巨魔。隻是,自己怎麼從來沒聽說過?

李知柔恭恭敬敬稟告:“聖人,此人就是咀末部使者,姓姬,雙名懷汴。”

雙手呈上使者的拜帖。

李存勖看了一眼,皺起了眉頭。

以為是蒙古部落,結果一個正兒八經的漢人名字:姬懷汴。

這個姓,那可是人家老周朝廷的姓,曆史悠久啊。

反而對這個姬懷汴更加有興趣了。外邦使者,卻是一個漢名,而且明顯是正兒八經的漢人姓名。

問了問,果然。

姬懷汴的確是正統的華夏子孫,原來也是大唐子民,居住在河西走廊,屬於大唐的河西隴右路。但是後來吐蕃來犯,唐軍戰敗,他們也就從自由民變成了吐蕃的農奴,世代為奴,生活悲慘無比。好容易熬到了吐蕃分裂,他們才組織起來,自守城池,名曰“咀末”。

原來不是巨魔啊。

姬懷汴回答:“啟奏聖人,咀末兩字,就是吐蕃語中的‘奴婢’之意。我等小民本不想用這個名字,隻是此名已經流傳甚廣,無可奈何之下,隻好將錯就錯,反正本來就是奴婢,叫‘咀末’就‘咀末’吧。”

聽說唐朝子民成了吐蕃的奴婢,李存勖心中大為憤怒。

本來吐蕃的問題,現在根本輪不上日程。現在最急切的,就是藩國來賓返回之後,會不會又有一些藩國歸順朝廷?比如吳越、劉漢等等。

桀驁不馴的,蜀國肯定是一個了,除了王建,那個偽唐李昪,好像歸順的可能性也不大,隻是他的使臣,那個韓熙載親眼目睹了新唐的軍容之盛,李昪估計也不敢斷然拒絕朝廷的籠絡之意。

但是現在從天而降的這個咀末部,可以說打亂了皇上的戰略部署。如果出兵吐蕃,一個是地理上的隔絕,一個是沒有這個軍事計劃,最關鍵的,如果用兵吐蕃,那麼各藩國的問題如何處置?

還要拖下去嗎?

酒意早就沒有了,現在皇上思維又清晰起來。

先不忙下結論,繼續問一問這個姬懷汴。

“那麼,你為什麼名叫懷汴呢?”

姬懷汴的回答是,梁朝建立之後,其父以為這是中原王朝重新統一的開端,所以取了這個名字。

“如果聖人不喜,臣也可以改名字的。”

李存勖擺擺手。作為皇帝,他還不至於如此心胸狹窄。

苦笑著向李知柔說道:“知柔,這才是大唐混亂衰落兩百年,多少遺民墮胡塵啊。”

李知柔連忙點頭。

“聖人,臣聽了咀末部的悲慘經曆,的確是匪夷所思。但是吐蕃,本來也是大唐之患,直到大唐傾覆,它才一分為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