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歎氣,不是因為自己設定的戰略還有什麼毛病。
是嫌自己的毛筆字,還是沒有那種遒勁瀟灑的風骨。
看來,是要找個老師來,好好學習一下書法了。
李知柔怎麼樣?
現在讓他做了禮部尚書,很合適的。不知道公務之餘,還有沒有時間來跟朕練字?算了,另外找人吧。
不是看不起李知柔的字,而是想起來了,這個新唐書院,從打劉守光的時候開始嚷嚷,現在連偽梁都消滅了,連秦國李茂貞都歸順了。
書院呢?
第二天,馬上召見了李知柔和任圜。
見到李知柔早在明政殿等候,李存勖也不和他玩什麼君臣之禮,劈頭就是一句:“知柔,偽梁傾覆,你的書院,可以辦了。”
李知柔其實早就等著這一天了。
辦書院,為國家培養人才,自己的才華得以展示,多好的事情啊。
但是身為重臣,他也知道皇上每天忙些什麼,實在不好開口催促皇上。
直到今天皇上自己提了出來。
見皇上把工部尚書任圜也叫了來,就知道皇上是動真格的了。
果然,皇上讓任圜給新唐書院劃定了一塊百畝的土地,命工部即刻開始動工。之後還專門給了任圜一本書,說裡麵有學院的營造格式,以此修建即可。
對於皇上贈書這種事,任圜、孫耿甚至還有安重誨他們,都是很熟悉的,自然接了過來之後,叩謝聖恩就是了。
李知柔卻看得有些呆。
叫你一聲“聖人”,咋地啦,還真把自個兒當“聖人”?又是“聖人之花”,又是“聖人之器”,現在還成了營造大師了?
李存勖看出了薛王的疑惑,笑了笑:“知柔也不必訝異,你身兼書院的院長,這些課本之類的,更是少不了。嗯,元正之日,朕有大批書籍給你,你彆忘了帶人來取。”
後天就是元正,文武百官奉例都要進宮祝賀皇上一家子的。李知柔當然不例外,隻是皇上說的教材,讓他頗有些疑惑。
不料到了元正那天,大禮之後,皇上還真的把李知柔帶到一所偏殿,指著案頭的書籍說道:“怎樣,朕不欺知柔吧?這些教材,你可帶了馬車來拉?”
李知柔還沒說話,旁邊的掌書記馮道,一向就是個愛書如命的書蟲,現在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這滿屋子書,忍不住怯怯問皇上:“聖人,臣是否可以一觀?”
李存勖笑了。這都是些書院的教材,回頭還要李知柔大量翻印,堂堂的掌書記,看一眼有什麼關係?
大度地點點頭。
“這些書,現在還歸朕所有,你要看就趕緊。回頭被李院長拉走了,你就隻能向他借閱啦。”
李知柔何嘗不想看看這些教材?當即就和馮道做了兩隻書蟲,拿起書就津津有味看了起來。見這兩位博學多才的官員都在認真苦讀,李存勖就待不住了。
剛要走出殿門,李知柔居然抬起頭來,看見皇上要走,馬上奏言。
“聖人,還有一件事。”
李存勖有些煩他了。朕在這裡的時候,你忙著看書,朕還沒走出門呢,你的事來了。
“奏來。”
“就是臣不知書院要如何招生?招生規模多大?還有講學的先生,何處聘請?”
李存勖這才發現,辦學,不是有了學校就行了。
師資。
把這個事給忘了。
“一步步來。知柔你可以先去招募先生,年齡以四十歲為限。”
李知柔有些納悶。
從來都是老先生好使啊,皇上卻不要老先生。
皇上的態度很堅定:“新唐書院的知識,都是格物致知的新學,老先生們,自己都弄不懂,如何教授?要年輕的,就是二十多歲最好,朕給你放寬到四十歲,以免因年齡問題,把真有才華的先生給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