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對聯裡的因果(1 / 2)

李存勖當然也聽出慧慎的意思了。任圜想以勢壓人,慧慎就用報應來嚇人。

你們針尖對麥芒是吧?可怎麼報應落在我身上?不應該是任圜倒黴嗎?

身為皇帝,當然不會被這渺茫的什麼報應給嚇到。那麼膽小怕事,還當啥皇帝?

“慧慎大和尚,魏太武帝之後繼位的拓跋餘,在位才八個月就被宗愛弑殺。那麼拓跋餘之死,也與滅佛有關?”

李存勖說的宗愛,保持著弑君記錄曆史上唯一弑殺過兩任皇帝的宦官。李存勖提起他的目的,是要說明拓跋餘沒有滅佛,但怎麼才八個月就被弑殺?

而太武帝滅佛後,居然還活了六年!

慧慎作為一個老僧,當然長於因果報應之說,微笑回答:“當年今世佛在葉家棚子上演新戲,曾央老衲在寺中尋找書寫對聯之人。後來是鄭相所書一聯,不知今世佛,可還有印象?”

這老和尚。扯這些陳年舊事乾嘛?

李存勖點了點頭,心裡有些鬱悶。老和尚沒有直接回答自己的問題,而是扯閒篇,這算什麼談判技巧?

慧慎還是微笑著,微笑著說出了重點。

“其實當時永壽寺自己出了一副對聯,不知今世佛可有餘暇聽一聽?”

李存勖暗暗好笑。現在如果說不聽,看你怎麼辦?

但是身為帝王,當然不會怕你小小一副對聯。當年在南山上,連李茂貞那等凶神惡煞的大軍閥都沒怕過,怕你?

“朕正要聽此對聯,是如何說因緣?”

慧慎並沒說對聯內容,李存勖卻說對聯是說因緣的,就是點明慧慎,少給朕玩花招,你那兩下子,朕都清楚明白著呢。

但慧慎顯然不以為意,緩緩念道:“為惡必滅。為惡不滅,是先人有餘德,德儘必滅。行善必昌,行善不昌,乃祖宗有餘殃,殃儘自昌。”

李存勖“噗嗤”笑了起來。

“大和尚,你們佛寺,怎麼用道家的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因緣經?難道說,沙門無人?居然剽竊道家經典!”

慧慎是該翻船了。他可不知道李存勖後來在玄水利教誨下學習了多少道家經典,現在拿出來,馬上露餡。

但慧慎卻非常從容。

“今世佛何必有畛域執念?須知儒釋道三教合一,均以求天理為其首要。可見,天理何分釋家道門?但說其中因果,便知那拓跋餘為何享年不永之故了。”

李存勖差點笑了。好家夥,剽竊了人家的經典,老和尚居然臉不紅心不跳,還倒打一耙說我是“畛域執念”!

實在沒心思和這位得道高僧瞎扯了。

“好吧,朕看在大和尚以往交情上,特地將旨意修改一下。”

聽見皇上要修改旨意,慧慎馬上聚精會神,再也不跟皇上閒扯什麼因果報應了。

李存勖心中暗自冷笑。

“大和尚,可去告知各寺廟的方丈或者住持,朕將捐銅助國改為捐資救國,各地州郡,不毀佛像,不拆寺院,但銅鐘、銅碗等銅製品,不許私藏!”

聽到皇上做出了讓步,慧慎也甚是滿意。隻要三寶不倒,他就算是功德圓滿了。果然,他回到相國寺與眾高僧詳談之後,眾僧雖然還是心疼錢帛、銅器,但也明白與“今世佛”再鬥下去,肯定是自取滅亡。

都在中州大地,誰不知道燕國和梁國怎麼滅亡的?這些古刹名寺雖然實力不俗,但要是與世俗政權相比,那就沒法同日而語了。

李存勖也很得意。本來砸毀寺廟甚至僧尼還俗就不是他的想法。沒事兒折騰和尚尼姑乾嘛?

主要惦記的,就是這些寺廟裡的銅。

收繳上來,那可是國庫急需的錢財啊。

不長時間,各地州郡紛紛上繳了寺院裡繳納的精銅,魏州城裡,鐵匠鋪最是繁忙,整天忙著熔煉銅器。

任圜趁勢開辦了新唐的鑄幣寺,專門鑄造“同光通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