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目的(1 / 2)

李存勖表麵不露聲色,心裡卻暗暗吃驚。

連王正言這個守財奴都不敢收下封禪費?

這個事情有些糟糕了,原先篤定的支持者,竟然第一句話就表明他其實是反對者。

趕緊向王正言擺了擺手。

這種反對封禪的言論,不要再說了。

目光投向任圜。

心裡想著,任圜這家夥,總是站在朕這一邊的,今天大概也不會例外吧?如果任圜支持這個全麵封禪,那麼朝會上還有的說。

任圜當然看見聖人在看自己,也知道聖人要他出麵支持全民封禪運動。

隻有想法子把這件事說一說。

“聖人,臣不知天下藩國,是否也可前來封禪?”

李存勖心裡鬆了口氣。不愧是任圜,第一句話就問到點子上了,是了,朕還沒來得及說第二個目的,就被李知柔和孟知祥給帶歪了。

現在總算回到正題上了。

微笑回答:“朕的這個全民封禪運動,當然不僅僅是士農工商,天下的君王將相,達官貴人,都可以來封禪。當然,他們來的時候交的封禪費,要比普通百姓高很多。”

任圜還是很認真:“聖人,臣還想問,如果蠻夷之邦聽說此事,他們也要來封禪,是否隻要交夠了錢,都可以登泰山封禪?”

蠻夷之邦的君主也來封禪?

眾臣都沒想過這個問題,此刻聽任圜提了出來,馬上眼睜睜看著皇上如何回答。

李存勖明白現在自己必須做個政策性的闡述了。

單純的一問一答,顯得自己像是個被考試的小學生。而且,利用這個回答機會,正好說服群臣,同意聖人的做法。

雖然可以乾綱獨斷,但是人的腦袋很複雜,他思想不通,強製讓他去做事,相當困難。

而要讓他在做事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妥善地做好封禪這件大事,那就更難了。

“眾卿,老子雲,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管它合不合適,反正先把大家繞暈,我再慢慢兜回來。

這是皇上常用的說服人的招法。

第一,老子的話,你不能反駁;第二,皇上正在引用老子的話,你當然隻能聽著。

沒話說吧?

那就聽皇上說。

“蠻夷之邦,不服教化,所以,讓他們來封禪,隻是一句話:是否尊崇教化?諸卿試想,封禪之日,十數萬官兵,漫山遍野,縱有桀驁不馴之輩,到此也隻能無為!那時候,朕當然就是無不治了嘛,哈哈。”

李知柔苦笑。

心想有這麼解釋“無為無不治”的嗎?但皇上說話,也說不定是一種戲謔呢?皇上可是道門出身,自己不論是從君臣之道來說還是從儒道之分來講,都最好一言不發。

李知柔不說,郭崇韜要說:“聖人的意思,莫非是以封禪為名,強迫蠻夷首領們遵守教化王道?”

任圜暗自好笑。

如果真是像聖人所說,用刀槍逼著蠻夷君主低頭,那不擺明了是鴻門宴?那可是霸道至極,郭安時居然還說出“王道”二字,真心佩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