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劉仁瞻已經病愈,可以指揮作戰了。
李昪召見了劉仁瞻。
李昪的心裡很是鬱悶:“劉卿啊,朕早就知道逆唐窮兵黷武,國庫空虛。可惜當初與蜀國聯兵,功虧一簣。那王衍,簡直就是個標準的亡國之君!毫無大誌!”
劉仁瞻聽著皇帝的話,覺得抱怨、後悔都不是辦法。
“陛下,臣蒙陛下選拔,自當率所部,與逆唐血戰到底。”
李昪微笑點頭。
要的就是這句話。
當年朱梁的袁象先率大軍五萬南下,就是劉仁瞻死守壽州,梁軍隻好铩羽而退。隻是他盤踞宋州,竟然被逆唐招安。
現在有劉仁瞻,想必能夠重現清口大捷、壽州保衛戰的輝煌。
宋齊丘連忙拱手說道:“恭喜陛下,國有良將,逆唐必無所用。臣已經奉旨,調來各地精兵,有潤州軍三萬,池州軍二萬,舒州軍一萬,黃州軍四萬,另外廬州、壽州、濠州,本地駐軍合計五萬,宣州與歙州,共五萬勤王之兵,亦在途中。”
李昪滿意地點頭:“唉,還真有些出人預料,國難當頭,朝野上下,居然如此團結一心,共禦外侮!宋卿,劉卿,人心齊,泰山移,何況逆唐乎?”
忽然想起還沒有戰勝逆唐,就向宋齊丘說道:“等宣州、歙州兩州兵馬來到,彙合朕的禦林軍,當也有將近十萬大軍,這就是支援劉卿的人馬。嗯,可命馮延巳為帥,第二路北上。”
對於那位隻會寫濃情豔詞給太子湊趣的馮延巳大詩人,劉仁瞻實在不感冒。
“陛下,可否命馮延巳嚴守升州,以防逆唐竄犯?”
有句話叫做“笨人下棋死不顧家”,很像是描寫李昪的。現在聽劉仁瞻勸諫,李昪也忽然想到,自己的都城,怕還是要認真防守的。
沒兵,可不行。
隻是,劉仁瞻的兵力,夠不夠抵擋逆唐的兵馬?
“雖然防守都城,也是重任。但劉卿此去,兵馬可夠?”
聽到皇上唯恐自己的人馬少了,劉仁瞻寬慰得很。
古來大將領兵,怕的就是皇帝不放心大將手握兵權,就像大唐時候,總是要派個監軍來監視。
像李昪這種放心將領領兵的,真是少見。
劉仁瞻慷慨激昂:“陛下放心,但有臣在壽州,逆唐必不能南下一步!”
韓熙載拱手說道:“陛下,臣請派使者聯絡契丹。昔年梁晉爭霸,梁朝就屢屢聯絡契丹夾擊晉國,使李存勖功敗垂成,如今雖然世殊時異,但契丹阿保機稱帝之後,國力更加強盛,前者甚至滅掉了渤海國。如有契丹助戰夾攻逆唐,李存勖兩麵受敵,必然無功而返。”
宋齊丘讚成這個觀點:“叔言此言雖妙,然而陛下,遼國與逆唐乃是姻親之國,若要遼兵南下,恐怕少不了金珠玉器,蠻夷嘛,啖之以利,自可驅使。”
李昪猶豫了一下,點頭答應了。
現在最大的事情,就是把逆唐打回去。
至於契丹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古老訓條,也顧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