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安重誨料想到的完全一致,李存勖在洛陽已經待不住了。
禦駕親征。
做晉王的時候常常身先士卒,甚至披堅執銳,但當了皇帝以後就沒再親臨疆場。
皇帝和國王,差彆蠻大的。
但是現在,皇帝覺得可以親征。
一方麵,是滅遼這件大事,自己在場會方便的多。比如談判,安重誨談完了,直接來麵聖就行。這麼派使者來回倒騰,多費時間。
另一方麵,這可是阿耶留下來的最後一支令箭(今後彆拿令箭說事了),所以,這場大戰,必須自己親臨,人生不留遺憾。
破例沒有帶上石敬瑭。
倒不是因為曆史上記載的他投降遼國。
現在的石敬瑭,早就被自己改造成一個忠勇之士了,跟曆史上那個漢奸鼻祖,毫無聯係。
就是因為他忠勇,所以留下他看守皇宮內院。
上次皇後反叛的教訓,李存勖是終生難忘了。
現在與遼國交戰,而皇宮裡可是有個遼國的雲公主在東君殿呢。萬一她也來個挾持皇太後,老太太可經不起風浪了。
雖然真如月現在已有身孕,理論上不可能興風作浪。
不過還是要防微杜漸,所以叮囑石敬瑭,凝陰殿才是防守的重中之重。任何地方都可以丟,但凝陰殿如果有失,行,你小子的腦袋就等著“有失”吧。
石敬瑭明白了防守皇宮的重要性,於是一部分兵力嚴守凝陰殿,又派出五十個步槍手埋伏在東君殿外圍。
就像皇帝下旨那樣,石敬瑭嚴肅地警告隊正:“要是有人企圖進犯凝陰殿,你給我把她往死裡弄。”
李存勖親自部署了皇宮的安全事宜,至於洛陽留守,還是任圜來做。
沒啥理由,任圜有經驗。
孟知祥沒意見,他被派往升州去做留守,處置偽唐留下來的爛攤子。
郭崇韜也做不了洛陽留守,他要隨駕出征。
聖諭還讓李嗣源、盧汝弼也隨駕前往幽州前線。李嗣源負責軍事指揮,盧汝弼可以與遼國方麵協調溝通,必要的時候進行談判。
戎馬倥傯之餘,皇上也要享受一下吧。所以,德妃也奉旨隨駕而去。
這樣,洛陽附近能夠調集的軍隊加起來湊夠了五萬人,浩浩蕩蕩,全軍迅速北上。
北上途中,得到了南下的那支義昌軍的軍情。
義昌軍的節度使,就是當初舉鄆州投降新唐的盧順密,八百裡加急軍情傳來之後,盧順密當即命令兵工廠打造了五萬隻鐵蒺藜,但是為了迷惑遼軍,盧順密將鐵蒺藜全部扔進泥水裡,使之呈土灰色,然後撒在遼軍南下的道路上。至於路旁的農田裡,盧順密也下令挖鑿了數不清的陷馬坑,深一兩尺,闊四寸許,讓遼軍的戰馬根本無法疾馳而過。
同時也挖深了護城河,準備了檑木滾石和火油,可以說遼軍即使來到州城之下,也難以一鼓擊破。
盧順密的小動作是很有效的,遼軍進入義昌軍境內之後,馬上變成了蝸牛的速度,一天下來才推進了二十裡路。
耶律璟大為光火,卻無可奈何。路上到處都是鐵蒺藜,隻好派人前去撿拾,很快就堆成了一個個鐵蒺藜堆。
看著這些鐵疙瘩,耶律璟哭笑不得,隻能對剌葛說:“南蠻的鐵,不要錢嗎?”
剌葛一張臉都是陰沉沉的。
“他們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遲滯我軍南下。我無法理解的是,義昌軍怎麼得知了我們的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