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日報》在二十幾年間轉手過幾次。
報紙銷量一路下跌。
期間幾任報社老板,不是沒有嘗試過各種辦法挽救,可銷量一直都沒有什麼起色!
到了近幾年。
這一任報社老板又折騰了一陣子。
依舊沒有翻起什麼浪花!
他對銷量隻剩下幾千份的《山海日報》,心裡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早就想要將報社賣掉,拿錢去瀟灑,或者轉行做其他生意。
可惜一直沒有找到買家!
當李鋒和周文麗來到報社的時候。
報社老板熱情接待。
雙方都有意向,自然就開始談收購的事情了。
雙方討價還價。
報社老板擔心自己報價太高,可能會嚇退了好不容易對報社感興趣的買家。
一旦李鋒和周文麗對《山海日報》失去興趣。
那麼報社老板很難再找到第二個買家,報社就得繼續砸在他手裡。
報紙的銷量太低,每個月根本就賺不了什麼錢,反而還經常會虧損?
可是報社老板又擔心自己報價過低。
每少賣一分錢,他都有吃虧的感覺!
《山海日報》辦公地址設在深水埗。
這邊的辦公室是租的。
不過報社在元朗那邊還有個配套的印刷廠,印刷廠的地皮是報社的,隻是這時候元朗那邊的地價還很低。
最後報社老板沒有漫天要價,給了個還算合理的價格,
報社連同元朗的印刷廠一起,打包價錢42萬港幣。
李鋒自然不會任由老板叫多少就給多少?
畢竟港島的報社數量不少。
《山海日報》這裡不行,李鋒有時間可以慢慢挑,可以去收購其他小報。
然而報社老板卻不願意繼續等下去了。
他早就想要賣掉報社了,現在難得有人要買,他不想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甚至是急著要賣了報社,在談判中先天處於了弱勢。
雙方經過一番激烈的交談。
價格被李鋒砍到了36萬,之後再怎麼說,報社老板都咬死不鬆口了。
見此。
李鋒也知道了報社老板的底線。
當即笑道:“合作愉快!”
李鋒和周文麗站起身來,跟麵上帶著勉強笑容的報社老板握了握手。
雙方達成協議之後。
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