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當然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
但在看完視頻之後,藍玉突然覺得,活著就已經非常難得了。
位極人臣,還能安然退休,比什麼都強!
一旁的朱允炆聽到朱元璋的旨意,也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
在這之前,朱允炆恨不得藍玉趕緊死掉,免得去支持那個同父異母的親弟弟朱允熥。
但現在,發現朱棣竟然這麼能打之後,朱允炆覺得,藍玉活著,也未必不是好事。
朱允炆心中暗想:“等會觀察一下,看看耿炳文究竟是不是朱棣的對手。”
“若不是對手的話,將來也不是不能啟用藍玉來滅掉朱棣!”
至於朱棣,心中也是非常嘀咕。
這父皇,擺明了是針對我啊。
可我怎麼會造反呢?
明明是朱允炆這小子在逼我。
父皇,你明鑒啊!
與此同時,另外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從朱棣的腦海之中湧現出來。
既然早已經起兵了,看起來也並不是沒有希望。
那要不然,想個辦法,直接讓父皇現在就封我為皇太子,一切不就都沒問題了?
想到這裡,朱棣都被自己的大膽給嚇了一跳。
真能當皇太子?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父皇不會答應的。
朱元璋並沒有說話,而是繼續看著天空之中的金幕。
【耿炳文率軍在八月十三日到達真定,並分兵於河間、鄚州、雄縣,為犄角之勢。】
畫麵之中,十三萬明軍浩浩蕩蕩,旗幟揮舞,聲勢非常驚人。
朱元璋看到這裡,微微點頭。
彆的不說,耿炳文這個治軍的方略,還是很穩當的。
朝廷方麵,畢竟勢力雄厚。
穩紮穩打,自然就穩操勝券。
隻是,老四會怎麼破解呢?
朱元璋不露痕跡地看了一眼朱棣,心中也是好奇。
這個兒子,當真能逆天改命,以北平一隅之地,對抗全國?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突然開口。
“王離。”
一名將軍立刻站了出來。
“臣王離在。”
秦始皇淡淡道:
“若你是朱棣,應該怎麼應對這種局麵?”
王離,是大秦名將王翦的孫子,王賁的兒子。
也是除了蒙恬之外,如今大秦當之無愧的二號戰將。
蒙恬鎮守北方,防衛匈奴,是以秦始皇碰到軍略問題,第一個要詢問的就是王離。
王離思考片刻,開口道:
“臣若是朱棣,有三個計策。”
“上策是,趁明軍主力剛剛抵達,突然發動突襲,以求一鼓作氣破敵。”
“中策是,故弄玄虛吸引耿炳文注意力,偷襲河間、雄縣等地,先破明軍擺出的犄角之勢,再和明軍主力決戰。”
“下策,便是困守北平城,以堅城對抗明軍主力。”
秦始皇緩緩點頭,看了一眼扶蘇,道:
“你覺得,王離三策之中,哪一策最好?”
扶蘇被問得有些懵,他可沒打過仗啊。
扶蘇思考了一會,小心翼翼做出回答:
“兒臣覺得,還是采用上策為好。”
秦始皇哈哈地笑了起來。
“扶蘇啊,你還是太年輕。在朕看來,當然是中策最好!”
“中策?”扶蘇疑惑了。
秦始皇淡淡道:
“上策確實能一舉破敵,但若是失敗,就瞬間萬劫不複。”
“中策可進可退,即便不能成功攻破河間、雄縣,也可以從容退兵北平,再圖他計。”
“至於下策,無非便是等死,那是蠢才的想法。”
扶蘇若有所思,過了好一會恭敬道:
“兒臣受教了。”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眼睛已經亮了,叫了起來。
“必須奇襲明軍主力,一鼓作氣滅掉耿炳文!”
蕭何曹參麵麵相覷。
劉邦見狀,有些疑惑:
“怎麼,你們不同意?當年漢中奇襲關中,不就是你們給朕出的主意麼?”
蕭何咳嗽一聲,道:
“當年陛下先入關中,秋毫無犯,是有關中民心的。是以隻要陛下大軍所到之處,關中民眾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曹參補充道:
“但朱棣不同,他的威望僅限於北平城一帶,在北直隸其他地區毫無民心。這種情況下,他若是選擇奇襲,既無地利也無人和,成功可能性太低。”
劉邦表情一滯,過了好一會才道:
“那你們覺得,應該如何做才好?”
蕭何道:
“臣以為,應該先用少部分偏師吸引耿炳文主力的注意力,再用燕軍主力突襲河間、雄縣等地,拔掉和明軍主力互為犄角的幾支偏師,最後和明軍主力決戰。”
曹參點頭表示讚同。
劉邦哦了一聲,露出笑容:
“原來如此,那朕現在覺得,應該先打河間和雄縣了,對!”
“哈哈,朕果然是從善如流。”
蕭何跟曹參對視一眼,也是無語。
這陛下確實挺好的,也確實是從善如流。
就是這自誇的毛病,也是真不能改啊。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和群臣商議,也得到了同樣的意見。
大宋世界之中,結論卻完全不同。
趙匡胤饒有興致地開口:
“這一戰,不好贏啊。”
趙普沒有說話,他是文官,這種戰爭的具體戰術,容易多說多錯。
趙光義倒是立刻開口,沉聲道:
“臣弟認為,應該全軍出擊,和耿炳文所率主力決戰!”
“隻要一鼓作氣,自然就能戰而勝之。”
“然後,便能南下奪取天下了。”
趙普本不打算開口,但看到趙光義這麼喜歡出風頭,還是忍不住反駁了一句。
“耿炳文大軍是朱棣兵馬數倍,直接和敵人主力決戰,豈不是死路一條?”
趙光義哼了一聲,傲然道:
“隻要那朱棣有我這般本事,彆說是數倍敵人,就是十倍敵人,一樣戰而勝之!”
“若是宰相不信,那請你和陛下給我十萬兵馬,我自然能從遼國手中奪回燕雲十六州!”
金幕中,畫麵已經切換到朱棣這邊。
隻見朱高煦躍躍欲試,開口道:
“父王,咱們直接去把耿炳文廢了,然後南下京師吧!”
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煦,喝道:
“簡直胡鬨!敵眾我寡,這麼冒險和送死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