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朱棣,你也太不要臉了,朕喜歡!(2 / 2)

但,誅殺全族的罪名擺在這裡,誰敢犯?

沒有人敢。

就這樣,燕軍終於完全脫離了戰場。

金幕中,旁白緩緩浮現。

【東昌之戰,朱棣雖對明軍造成大量殺傷,然而燕軍同樣損失慘重,更折損了麾下頭號戰將張玉。】

【連續兩次的失敗,讓天平開始急速朝著朱允炆朝廷一方傾斜!】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目瞪口呆,半晌之後一拍大腿。

“娘的,這小項羽也太不要臉了吧,這都行?”

陳平也是看得瞪大雙眼,過了好一會才道:

“臣這些年從事情報工作,自認為也看透了人心。”

“這朱棣如此肆意膽大,還真是當世罕見。”

蕭何點了點頭,沉聲道:

“朱棣在折損頭號戰將,又打了敗仗的情況下,竟然還能以主帥之身斷後。”

“雖說是朱允炆愚蠢的旨意,但朱棣斷後的行動必然會讓燕軍普通將士們感激涕零。”

曹參摸了摸下巴,笑道:

“這麼一說,朱允炆還真是夠愚蠢的了。”

大唐世界之中,李淵見狀不由皺眉。

“這朱允炆,簡直就是莫名其妙!”

李建成忙道:

“就是。隻要直接殺了朱棣,燕軍必敗無疑。”

李元吉也道:

“那可不?當叛徒的,就是死有餘辜!”

李世民一聽這話,頓時非常地不得勁。

什麼意思,點我呢?

李世民立刻反擊道:

“但很可惜,某些人就算當了皇帝也是蠢蛋一個,就比如這朱允炆。”

“也難怪會被這金幕神跡之中列為敗家子了,這種旨意簡直就是昏庸到了極點。”

“唉,也不知道咱們大唐會不會有人在接下來的盤點之中出現呢?”

李建成聞言,頓時臉色一變。

李建成當然能聽出李世民的意思。

如果李建成也被列為敗家子,那李世民自然就會成為皇位爭奪勝利的一方,就好像這朱棣一樣!

李淵忍無可忍,拍了一下龍椅的扶手。

“夠了,你們都是親兄弟,難道就不能相親相愛嗎?”

李建成和李世民看了一眼,哼了一聲,同時轉過頭去。

相親相愛?

天家無親情!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忍不住笑了。

“這朱棣,還真是越看越有意思啊。”

宰相宋弘笑道:

“臣也是越看越覺得,朱棣多少有點天命在身的意思了。”

“朱允炆這個不得傷朱棣分毫的旨意,簡直愚蠢到了極致。”

馮禹點頭,感慨道:

“是啊,若沒有這個旨意,朱棣必死無疑。”

“朱棣一死,這個什麼所謂的靖難之役就徹底結束了。”

耿弇麵無表情地開口。

“這盛庸也是個廢物。若我領兵,縱然陛下有旨意,這朱棣也必死無疑。”

馮禹看了耿弇一眼,笑道:

“陛下可不會發這種愚蠢的旨意。”

耿弇點了點頭,道:

“所以陛下能讓大漢中興,而這朱允炆隻能成為盤點裡的廢物敗家子。”

大宋世界之中,趙光義非常激動,跳了起來。

“皇兄快看,這朱棣又輸了。”

“臣弟明白了,或許奪取皇位的並不是朱棣,也有可能是朱允炆滅了朱棣之後國力大傷,導致大明爆發內亂,最後二世而亡!”

趙匡胤心中微微一動。

這個說法,好像也有點道理了。

趙光義振奮地開口。

“所以,朱棣這來自燕雲十六州的蠻子,充其量隻不過是一個引發大明內亂滅亡的引子。”

“這個北蠻子,是必然不會獲得勝利的!”

趙普明顯有些不以為然,就開口反駁了一句。

“晉王你這個話,也未免過於想當然了。”

“在我看來,若是那朱棣當真隻不過是一個引子,就不可能得到這神跡長篇大論的介紹。”

“朱棣,必然是擊敗朱允炆之人。”

趙光義聞言,頓時對趙普怒目而視。

“你這是什麼意思,你就是想要讓燕雲十六州獲得勝利?”

“你就是不看好大宋!”

聽著趙光義的話之後,趙匡胤也開始皺眉了。

這已經不是趙光義第一次這麼說了。

之前趙匡胤其實也沒有太當回事。

但現在,怎麼越聽越覺得,趙光義說的話有道理呢?

一直以來,趙光義主張先北伐,趙普主張先南征。

莫非趙普這家夥,收了契丹人的好處?

趙匡胤心中開始懷疑了。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著朱棣領兵撤退的這一幕,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老四,你還真乾得出來啊。”

朱棣也是擦了一把汗。

“父皇,兒臣雖然不知道這金幕之中的事情究竟會不會在未來發生,但兒臣要說的是,如果真發生了,兒臣一定乾得出來。”

在朱棣看來,有優勢,那就要充分地發揮。

既然朱允炆這麼傻,給了一張免死金牌給朱棣。

朱棣必然就要利用到極致!

朱元璋微微點頭,對朱棣的話表示認同。

朱元璋也是從最底層打拚出來的人,當然非常明白有機會就要抓住的道理。

朱元璋又轉頭,看了一眼朱允炆,心中越發失望了。

“允炆啊,你究竟怎麼想的?”

朱允炆漲紅了臉。

“皇爺爺不是一直都說,希望孫兒要仁慈嗎?”

“孫兒這是在聽皇爺爺的話啊。”

朱元璋聞言,非常之無語。

“朕當然是要你聽朕的話,但你要聽,就應該一開始便聽,就不該對藩王們動手。”

“結果你呢?先違背朕的話對藩王們動手,等動手到一半了,又突然聽朕的話,仁慈了?”

“你這簡直就是在搞笑!”

朱元璋當場就訓斥了朱允炆。

一件事情,不管是對也好,錯也罷,選擇了一個方向,就要努力去堅持。

這朱允炆倒好,一開始要殺藩王,殺到一半,突然跑出來給朱棣一個免死金身?

荒謬。

太荒謬了!

朱元璋的心中,又一次對朱允炆失望了。

“允炆啊,朕今天,還是和你說說心裡話吧。”

朱元璋低著頭,聽著朱元璋嚴肅的語氣,突然有一種非常不妙的預感。

朱元璋淡淡道:

“朕當然知道‘兒孫自有兒孫福’的道理,朕給你指出來的路,也未必是正確的。”

“你想要走彆的路,朕也能理解。但你走了彆的路,最起碼,你得堅持啊!”

“半途而廢,這算什麼?”

朱允炆的腦袋都要垂到地底去了。

朱棣則眉開眼笑。

剛剛看到盤點視頻之中張玉的死,可以說讓朱棣痛到無法呼吸。

張玉,不但是朱棣的第一謀臣,還是朱棣過命的好兄弟!

好在,那畢竟隻是視頻。

現實之中的張玉,還好端端的活著,還在北平城之中!

朱棣下定決心,這一次回到北平城之後,一定要跟張玉好好談談。

下次要有這種危險的事情,必須嚴令張玉不能冒險。

本王可以冒險,本王的好兄弟不行!

【東昌之戰,朱棣多次瀕臨險境。但是由於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旨意,南軍將士懼怕戰後反攻倒算,既不敢傷害朱棣,又難以活捉,隻得放任自由。】

【但東昌之戰畢竟是靖難爆發以來,朱允炆方麵在野戰第一次打敗了朱棣,所以朱允炆也是非常高興,將之前被李景隆連累免官的齊泰、黃子澄再度官複原職,負責指揮此戰的主將盛庸更是加官進爵。】

【此戰過後,明軍聲勢大振,再度收複了大半個河北,直逼北平。】

【但此刻冬季來臨,明軍士兵多為南方士卒,對酷寒很不適應,於是盛庸決定暫時休戰,等待明春。】

【朱棣從而獲得了兩個月的喘息之機,至明年春,朱棣召開會議。】

畫麵之中,朱棣表情明顯有些疲憊。

“諸位都來說說,俺是應該繼續出兵南下,還是就此固守北平,等待轉機?”

眾人麵麵相覷。

次子朱高煦第一個站出來,沉聲道:

“父王,必須要打,咱們不打,南軍也會過來,不如主動出擊!”

世子朱高熾憂心忡忡,開口道:

“濟南、東昌兩次失利,咱們無論是士氣、兵甲還是物資,都已經艱難到了極點。”

“或許我們應該堅守一段時間,再派出使者說服其他藩王一同起事。”

“隻要有彆的藩王起兵了,南軍就必須分兵,咱們才能找到機會,各個擊破。”

朱棣聞言,也是難以抉擇。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突然開口。

“扶蘇,你覺得該不該打?”

扶蘇遲疑片刻,道:

“兒臣覺得,那世子朱高熾的話似乎有些道理,還是應該固守,等待轉機。”

秦始皇哼了一聲,道:

“愚蠢!朕問你,朱棣都已經和朱允炆打了兩年,為何沒有其他藩王起兵?”

扶蘇愣了片刻,道:

“應該都還在觀望吧?”

秦始皇搖頭道:

“你錯了。那些藩王若是真想起兵,那麼在朱棣起兵的第一時間就該響應。”

“即便是有觀望者,在朱棣接連打敗耿炳文和李景隆,兵臨濟南城下之後,也該起兵了。”

扶蘇猛然醒悟。

對啊,朱棣包圍濟南城的時候,聲勢正盛。

無論是誰,隻要想爭奪天下,那時候起兵,必然能給朱允炆沉重一擊。

為何沒人起兵?

難道是……

扶蘇衝口而出。

“不是那些藩王不想起兵,而是他們已經沒辦法起兵了!”

秦始皇臉上露出一絲欣慰表情。

“看來你還不算太傻。”

“朕能察覺出來,這個大明用的應該還是法家製度,和大秦相近。”

“法家製度,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控製力!”

“朱棣表麵上雖然是藩王,但他在起兵之前,是不是被朱允炆派來的官員限製得死死的?”

扶蘇點頭。

秦始皇繼續道:

“隻要朱允炆不傻,在得知朱棣占領了北平城之後,就會立刻加大對其他藩王的限製,避免出現第二個朱棣。”

“而這場靖難之役,打了兩年都沒有人響應朱棣,隻能證明,朱允炆確實牢牢地掌控了其他藩王的兵馬,讓這些藩王動彈不得!”

扶蘇心服口服,又想到一個問題,便問道:

“那兒臣還想知道,為何朱允炆不借助這個機會,直接鏟除掉那些被控製的藩王呢?”

無獨有偶,在大唐世界之中,李建成也問出了同樣的問題。

在李建成看來,藩王,尤其是像自家老弟李世民這樣的藩王,那是必須要除掉的!

李淵聞言,皺起眉頭。

“建成啊,你這個問題,問得也太傻了。”

李建成被李淵這個吐槽弄得麵紅耳赤。

李元吉見大哥被說,心中有些不服,便道:

“父皇說這話就沒道理了,兒臣也覺得大哥說得對,就應該趁機全部鏟除!”

李淵失望地歎了一口氣,正準備給這兩個傻兒子解惑,一旁的李世民突然開口。

“朱棣作亂,天下藩王必然人心浮動。”

“若是此刻再去殺掉其他藩王,那所有藩王都會被逼到牆角,不造反也隻能造反了。”

“從金幕之中來看,這大明至少還剩下十幾個藩王。哪怕這十幾個藩王裡隻有一個造反成功,也等於是讓朱棣憑空多了一個幫手!”

李淵聞言,頓時露出欣慰表情。

還好,朕的兒子們也不是全部都傻。

“世民,你繼續說下去。”

李世民得到父皇鼓勵,越發振奮,開口道:

“朱允炆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滅掉朱棣,為了不節外生枝,在消滅朱棣之前以穩住其他藩王為主,讓他們不生事即可。”

“這就好比,漢景帝消滅了七國之亂後,大漢朝廷獲得了空前威望。”

“於是漢景帝的接班人漢武帝,就能順利推行‘推恩令’。”

“那些漢武帝時的西漢諸侯王難道不知道推恩令會讓他們越來越弱小嗎?當然知道。”

“可是,他們彆無選擇,因為這些諸侯王已經從七國之亂中深刻的認識到,起兵反抗朝廷就是一個死,接受推恩令起碼還能苟活。”

“而朱允炆滅朱棣,也是一個道理。”

“滅完朱棣之後,大明朝廷的力量足以碾壓所有藩王。”

“到時,朱允炆是想要搞推恩令也好,還是直接讓所有藩王都自殺也罷,那都是一紙詔書的事情。”

李淵聽到這裡,忍不住嗬嗬大笑了起來。

“世民啊,看不出來,你對這帝王心術,還是很有研究的。”

李世民忙道:

“都是父皇教導有方。”

說完,李世民略帶得意,看了一眼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忍不住狠狠地翻了一個白眼。

該死的,怎麼又讓這家夥在父皇麵前出了風頭!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饒有興致地開口。

“這朱棣看來是真的窮途末路了,二弟啊,你覺得他會再度主動出兵嗎?”

趙光義此刻也是胸有成竹,聞言笑道: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朱棣已經連敗兩陣,要是第三次再主動出擊,那就是取死之道了。”

“臣弟現在無比確定,朱棣隻不過是一個引子罷了。”

“朱允炆確實會把大明搞崩潰,但絕對不可能是朱棣登基這種結果!”

趙普斜著眼,看著趙光義。

本想嘲笑幾句,但趙普又感覺趙匡胤看過來的眼神不太對,還是算了。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也是饒有興致地開口。

“諸位愛卿,你們怎麼看?”

鄧禹和耿弇對視一眼,耿弇示意鄧禹開口。

於是鄧禹便笑道:

“朱棣若選擇死守北平,那他就真的死了。”

“若主動出戰,還有一線生機。”

劉秀眉頭一挑,道:

“此言何解?”

鄧禹道:

“燕軍一敗再敗,其實已經沒了退路。”

“這種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動出擊,爭取死中求活。”

劉秀摸了摸下巴,道:

“可連敗兩陣,主動出擊也很困難吧?”

鄧禹笑道:

“陛下要注意到的是,明軍雖然連勝兩場,但實力折損同樣也是極其嚴重的。”

“臣斷定,燕軍和明軍之間的實力差距,並沒有被拉開,依然還是燕軍四明軍六的一個情況。”

“但明軍連勝兩場,必然會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這種情況下,燕軍若是以哀兵必勝的姿態出擊,極有可能會一舉逆轉局勢,獲得勝利。”

劉秀點了點頭,笑道:

“那就看這朱棣究竟是想死,還是想活了。”

畫麵中,朱棣將目光投向姚廣孝。

“和尚,你來說說。”

張玉死後,朱棣身邊唯一的謀士就是姚廣孝了。

姚廣孝目光平靜,淡然道:

“大王若守北平,必死無疑。若出戰,還有唯一活路。”

朱棣揚眉道:

“何解?”

姚廣孝道:

“哀兵必勝!”

朱棣大笑,直接起身。

“好一個哀兵必勝,真真是說到俺心裡去了。”

朱棣虎目注視南方,雙目之中烈火熊熊。

“那盛庸,先是在濟南暗算俺,又在東昌殺俺兄弟張玉,著實可恨!”

“這一次,俺定要好好的和他算一算這筆血債。”

“傳令下去,明日起,全軍開拔出征!”

畫麵一轉,燕軍浩浩蕩蕩的開拔,離開北平城。

朱棣一身戎裝,轉頭看著麵前的世子朱高熾,示意朱高熾過來。

等朱高熾來到後,朱棣附耳道:

“這一次俺出征,要麼贏,要麼死。”

“若俺和你二弟都死在戰場上,你得到消息之後立刻帶著你娘親和所有弟弟妹妹出海,去南洋呂宋島。”

“俺已經讓姚廣孝在那裡秘密安排了一套宅子,船也給你安排好了。你就住在那裡,隱姓埋名,一輩子都不要回來!”

朱高熾張大了嘴巴,胖臉上滿是震驚表情。

朱棣看著這胖兒子的啥模樣,頓時有些氣不打一處來。

“聽清楚沒有!”

朱高熾連連點頭。

“兒臣記住了。”

朱棣哼了一聲,撥馬轉身離開,漸漸在畫麵中消失。

字幕緩緩浮現。

【朱棣此次出征,心中已經抱著必死之誌。】

【那麼問題來了,這會是朱棣的最後一戰嗎?】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嘖了一聲。

“這小項羽,真就到此為止了?”

“朕……怎麼有點不信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