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愣了一下,猛然轉頭朝著南邊看去。
一支大軍,浩浩蕩蕩自南方而來。
最前麵的旗號是“明”。
緊接著,第二排的旗號是“魏”。
“魏?”朱棣有些疑惑地嘀咕了一聲,馬上就臉色一變,“魏國公徐輝祖?”
來人正是大明中山郡王徐達之子,世襲魏國公爵位當代繼承者,徐輝祖!
隻見徐輝祖令旗一搖,無數明軍立刻衝入大營之中。
這支生力軍的到來,立刻就穩固了戰局。
不僅如此,由於燕軍之前四處追殺平安所部明軍的緣故,反而導致燕軍一下子無法收攏隊伍重新集結。
而徐輝祖所率領的明軍,卻是整齊布陣而來,與燕軍廝殺。
是以,每當徐輝祖所部推進之處,燕軍小股部隊紛紛潰散。
朱棣看著這一幕,氣得咬牙切齒,破口大罵。
“徐輝祖!虧你還是高熾和高煦的親舅舅,你就這麼對本王!”
沒錯,朱棣的正妻,生下朱高熾和朱高煦的徐氏(徐妙雲),正是徐達嫡女,徐輝祖的親妹妹!
徐輝祖聽到朱棣破口大罵,表情古井無波。
這位魏國公,不但長相酷似其父徐達,就連性格都和徐達一般,沉穩淡然。
隻見徐輝祖盯著朱棣,冷冷道:
“朱棣,爾身為大明臣子,竟然反叛陛下,這是殺頭的罪過!”
朱棣叫道:
“大舅哥,你我合兵,南下攻破京師,俺當皇帝,你就是未來大明的丞相!”
徐輝祖冷笑道: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傳令下去,若有斬朱棣者,當為首功!”
“陛下若是因此降罪,本國公一力承擔!”
這道命令一下,瞬間就有無數箭矢猶如飛蝗一般朝朱棣射來。
明軍將士,可是早就已經忍朱棣很久了!
朱棣大驚失色,不得已連連後退。
“快,全體撤退,撤回北岸!”
朱棣心知此刻勝機已逝,徐輝祖治軍有方,燕軍再打下去就隻能全軍覆沒了。
浮橋之上,大量燕軍紛紛撤退。
徐輝祖沒有任何遲疑,命明軍死死咬住。
原本被朱棣打得就剩一口氣的平安所部明軍,此刻也再度振作起來,反過來瘋狂進攻朱棣。
“快,快啊!”
浮橋北岸,已經撤回來的朱棣急得跳腳。
這浮橋畢竟還是太小,燕軍雖然已經用最快速度通過,但還是杯水車薪!
就在此時,一名本已走到橋上的燕軍將領李斌猛然止步,對著身邊親衛笑道:
“弟兄們,今日我欲為燕王而死,爾等如何?”
親衛們紛紛拔出腰間長劍,笑道:
“但追隨將軍爾!”
李斌放聲大笑,轉身直衝追擊而來的明軍。
“南賊,來和你爺爺打一場!”
關鍵時刻,李斌所部突然逆流反撲,極大地阻礙了平安、徐輝祖兩支明軍的進攻。
剩餘的燕軍得以借此良機,全部渡過浮橋,撤回北岸。
朱棣雙拳緊握,大叫道:
“李斌,快回來啊!”
李斌明顯聽到了朱棣的話,回過頭來,對朱棣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燕王,下輩子俺李斌,還跟著你!”
說完這句,李斌和他麾下最後的上百部下,就被燕軍潮水一般的淹沒了。
平安策馬而至,一槍挑中李斌胸膛,隨後用槍尖將李斌首級高高舉起。
“朱棣,他日你當為此狀!”
睢水南岸,明軍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李斌!”朱棣睚眥欲裂,發出了無比悲憤的吼聲,跪在地上。
徐輝祖策馬前行,來到浮橋南岸。
浮橋北岸,朱棣緩緩抬頭,死死地盯著這個大舅哥。
雙方目光之中,皆是無儘殺機!
燕軍開始北撤,畫麵緩緩暗去,浮現出字幕。
【四月二十二日,朱棣偷襲平安,先勝後敗,將領李斌被平安陣斬。】
【此戰敗後翌日,重新組織陣型並紮營的燕軍帥帳之中,爆發了激烈地爭吵。】
一名燕軍將領彎腰,對著朱棣道:
“殿下,我等並非怯戰,但如今徐輝祖、平安合流,我軍南下無望,還請撤兵北返,從長計議。”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讚同。
“殿下,睢水隻不過是小河,連睢水都過不去,如何能過長江?還是暫時退兵吧。”
“殿下,徐輝祖和平安合流,我軍已然難當,若是梅殷再率部前來,恐怕凶多吉少,還是撤兵為上。”
也有一些委婉的人。
“殿下,不如我軍繞行,先攻擊中都鳳陽,再做打算。”
“殿下,不如先北上進攻徐州或者濟南,看看能否攻克,再徐圖京師。”
朱棣聽著這些話,心中漸漸被怒火所填滿。
他猛然拍了一下麵前的桌子。
“簡直混賬,就打輸了一次,爾等便想著逃跑回北平?”
大帳之中頓時寂然無聲。
朱棣虎目掃視眾人,冷然道:
“欲渡河者,立於俺左手。不欲渡河者,立於俺右手!”
一陣沉默之後,帥帳之中諸多將領紛紛動了起來。
很快,左右分明的兩個陣營出現。
朱棣看著這兩個陣營的人數,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
大部分的將領,都站在了主張退兵的右手邊!
帥帳之中的氣氛,頓時凝固到了極點。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皺起眉頭。
“這朱棣的進軍,實在是太慢了一些。”
“正月三十已經抵達徐州,兩個月的時間,不但未攻克徐州,也僅僅南下到睢水,還吃了一場大敗仗,哼哼。”
扶蘇憂心忡忡地開口:
“父皇莫非覺得,朱棣會輸?”
秦始皇默然片刻,開口道:
“若換一個人來領兵,朕會說,此刻燕軍已然是必死之局。”
“但朱棣……朕,相信他。”
扶蘇有些驚訝地看著秦始皇。
這位剛剛被任命的大秦太子心中清楚,自家的父皇,那是無比心高氣傲的一個人。
能被秦始皇說出“朕相信他”這四個字的,在大秦世界之中,屈指可數!
秦始皇平靜道:
“若朱棣在大秦之中,可與王翦、白起、蒙恬比肩。”
“朕,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