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疑惑道:
“父皇,押運糧草為何會辛苦呢?不是一路沿著運河北上就行了麼?”
李淵瞪了一眼李元吉。
“你懂什麼?那個時候的大隋啊,河北跟山東早就已經到處都是起義軍了。”
“竇建德那批人,就是在那時候開始起事的。”
頓了頓,李淵又道:
“而且這位隋煬帝,為人反複無常。在他手底下辦事,隻能說是一個提心吊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觸怒他,被砍了腦袋。”
李淵連連歎息,從臉上的表情來看,那次征討高句麗絕對是一次非常不愉快的經曆。
李世民見狀,立刻岔開話題道:
“這隋煬帝之舉,實在是太離譜了。”
“軍中自有將軍、校尉統領兵馬,臨機行事。若是都向他彙報才能行動,豈不是平白貽誤戰機?”
李元吉存心和李世民抬杠,道:
“那也未必,難保有某些領兵之人居心叵測,想要造反呢?”
李世民怒道:
“老四,你說話彆陰陽怪氣的!”
李元吉嗬嗬冷笑。
“有人要對號入座,莫非是心虛了?”
李淵看著幾個兒子吵起來,腦袋又開始隱隱作痛了。
看了一眼李建成,又看了一眼李世民。
若是建成能有世民這般才華,那該多好。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連連搖頭。
“胡鬨,簡直是胡鬨啊!”
馮禹也被弄得極為無語,道:
“行軍打仗,豈可如此兒戲?這隋煬帝真以為自己是韓信了。”
耿弇冷冷開口。
“即便是韓信,也不可能在率領百萬大軍的時候,連每一千人的調動都能做到得心應手。”
劉秀突然有些好奇。
“那你覺得,韓信在這種情況下,能統兵多少?”
耿弇想都沒想就做出回答。
“在這種情況下,臣能領兵二十萬,韓信最多五十萬。”
劉秀哦了一聲,視線轉向金幕,歎了一口氣。
“這楊廣啊,唉,你說人怎麼會糊塗到這種地步呢?”
視頻繼續播放。
【楊廣的騷操作並沒有到此結束。】
【在接管了整個指揮權幾天後,楊廣又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
還是那一處皇帳之中,楊廣自信滿滿地開口。
“朕思來想去,覺得百萬大軍圍攻區區一座遼東城,實在是太過浪費了。”
“所以朕決定,要分兵!”
眾多將領麵麵相覷。
一名將軍道:
“不知陛下欲分兵何處?”
楊廣走到懸掛在牆壁上的地圖麵前,伸手一指。
“朕決定,分兵兩路。”
“一路由朕率領,繼續攻打這遼東城。”
“至於另外一路,就由於仲文為主將,宇文述作為副將,領兵三十萬去和來護兒會合,攻破平壤!”
眾將一開始聽的時候還挺正常的,聽到最後,直接繃不住了。
左驍衛大將軍荊元恒忍不住道:
“陛下,遼東城距離平壤可是足足有上千裡,這千裡之內全是高句麗的國土。”
“讓三十萬大軍突襲千裡之遙,是否過於冒險?”
其他幾名老將,也紛紛表示反對。
楊廣頓時就不開心了,又是一拍桌子。
“怎麼,朕才剛剛幫你們收拾了殘局,整理好局麵,你們現在又來教朕做事了?”
諸將頓時無言以對。
越幫越忙,越指揮越亂,你管這叫收拾殘局?
楊廣冷冷道:
“朕意已決,就這麼辦!”
大唐世界之中,李世民忍不住開口了。
“父皇,當年隋煬帝真的派三十萬大軍千裡奔襲平壤?”
李世民默然片刻,點頭道:
“沒錯。而且這三十萬大軍的糧草,全都是朕當時押運給他們的。”
李世民好奇道:
“千裡奔襲,一路都是敵境,整整三十萬大軍,不可能有足夠的糧草吧?”
李淵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世民啊,你錯了。於仲文和宇文述出發的時候,確實是攜帶了足以讓三十萬大軍行軍千裡的糧草物資,一點都沒少。”
“什麼?”這句話一說出來,不單單是李世民,就連一旁的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傻眼了。
李元吉瞪大眼睛道:
“父皇,您真的不是開玩笑?”
李世民也是一臉不信。
在這件事情上,向來不對付的兩兄弟難得統一意見。
李淵默默搖了搖頭。
“元吉啊,朕起兵的時候,世民才十八歲,你比世民還要更小。”
“你們哪裡知道,當年的大隋究竟富裕到什麼地步?”
“百萬大軍,三百萬民夫,說征調就征調。”
“無數糧草物資,應有儘有。”
“彆的不說,就現在,大隋當年儲存在黎陽倉之中的物資,咱們大唐都還沒用完呢!”
李世民和李元吉大受震撼。
過了好一會,李世民才輕聲道:
“這麼富庶的大隋,怎麼就被隋煬帝搞得二世而亡了呢?”
李淵嘿地笑了一聲。
“這個問題,連朕都想知道!”
李淵看著天空之中的金幕,悠悠地開口。
“當年隋文帝開皇時代,朕曾經發自內心地覺得,大隋的功業,不說千秋萬代,至少也能如大漢朝一般,有四百年國祚吧?”
“這楊廣啊,真真是……”
李淵欲言又止,最後道:
“真是朕見過最奇葩的一個皇帝了。”
視頻繼續播放著。
【於仲文和宇文述率領三十萬大軍出發了。】
【在這個時候,意氣風發的楊廣還不知道,這將是他噩夢般失敗的開始!】
【從這一刻起,傳回楊廣耳中的就不再有任何的勝利,隻有失敗的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