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趙匡胤自吹自擂,朱元璋無情打臉(1 / 2)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立刻興奮起來。

“快看,終於盤點到朕的大宋了,這一次朕的大宋也能被曆朝曆代皇帝所認知了!”

“咦,你們那是什麼表情?”

晉王趙光義表情複雜,過了好一會才道:

“皇兄難道忘了?這是敗家子繼承人的盤點啊。”

宰相趙普幽幽開口。

“而且彆的王朝敗家子都是一個,咱們大宋居然是一對父子。”

趙匡胤臉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趙光義有些幸災樂禍地看著趙匡胤,心中暗想。

“也不知道這宋徽宗和宋欽宗,究竟是皇兄哪個兒子的後代,趙德昭還是趙德芳?”

趙匡胤生了四個兒子,分彆是趙德秀(夭折無子),趙德昭,趙德林(夭折無子)和趙德芳。

趙光義轉念又想。

“若是讓我來當大宋皇帝,我的後代必然能讓大宋重現大唐盛景,絕對不可能出現宋徽宗和宋欽宗這種敗家子,哼。”

大秦世界之中,扶蘇看著畫麵中清明上河圖的情形,饒有興致地開口。

“單從此景來看,這大宋的繁華,似乎還在大隋之上呢。”

秦始皇摸著胡須,淡然道:

“繁華歸繁華,富庶歸富庶,不可混為一談。”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看直了眼睛。

“這大宋竟然如此繁華?真是活見鬼了,朕這輩子都沒見過這種景象。”

“唉,你們說咱們大漢今後能有這種情形嗎?”

蕭何曹參聞言,都有點尷尬。

黃老學派雖然與民生息數十年,但這個學派本身並不是特彆會發展商業經濟的類型。

事實上,即便是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這種情況在大漢也並沒有改變。

華夏古代王朝,總體還是延續大秦的“耕戰”國策。

朝廷給農民發土地耕作,農民繳納稅賦並服徭役兵役來回報朝廷。

在這個循環中,商業幾乎處於一個可有可無的狀態。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微微皺眉。

“咦,這個大宋,竟然能臨街開店?”

宋弘也有些疑惑:

“大宋竟然沒有坊市?”

不少王朝之中,皇帝們也紛紛覺得疑惑。

在大宋之前的朝代,市場和居民區是分開的。

以大唐為例,所有商業店鋪,包括什麼小吃店、衣服店等等,全部都得集中在市場之中,不得在居民區開設。

不僅如此,每個居民居住的“坊”,臨街的那一邊還會被牆壁包圍和道路分割,到了晚上就會把坊門關閉,禁止出入。

隻有比較高端的坊,在晚上會有一些青樓之類的提供夜生活。

普通老百姓住的坊,那就是天黑睡覺,宵夜什麼的,不存在的。

【昭烈帝劉備:大宋竟然沒有坊市之分,隨地可以開商業店鋪?】

趙匡胤看到這裡,頓時又來了精神。

【宋太祖趙匡胤:昭烈帝,這你就不懂了。朕為了發展經濟,特地取消了坊市圍牆,就是方便所有商販做生意!】

諸多大宋王朝之前的皇帝見狀,齊齊皺眉。

【秦始皇嬴政:若有不法之事如何解決?】

【宋太祖趙匡胤:日夜有衙役巡視,不法事自然是官府及時處置。況且坊市分離時同樣也需要人手日夜巡視,並無差彆。】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正想發彈幕,突然蕭何曹參齊聲開口。

“陛下且慢!”

劉邦身體一顫,乾笑一聲。

“好吧好吧,朕知道最近發彈幕有點多了,這次不發了。”

蕭何搖頭道:

“不對。”

曹參開口道:

“得發,但陛下這條彈幕要按照臣等的意思發。”

“啊?”劉邦愣住。

片刻後,劉邦的彈幕出現。

【漢高祖劉邦:小趙啊,朕問問你,這取消坊市搞活商業,能賺錢嗎?】

趙匡胤一看,越發來勁了。

【宋太祖趙匡胤:那必須能啊,不瞞各位說,朕的汴京人口雖然和大唐盛世時長安差不多,但商業稅賦收入至少是大唐的二十倍!】

“什麼?”看到這裡,在大宋之前的那些朝代皇帝們,全部震驚了。

就在這些皇帝們心中都非常震驚的時候,趙匡胤又發了一條彈幕,直接讓眾人炸裂。

【宋太祖趙匡胤:各位是不是不信?那朕說一個數字,去年大宋國庫收入之中,有兩成五是來自於商業稅。】

“兩成五?”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一下子握緊了扶手。

“怎麼可能這麼多!”

大秦群臣,同樣也是目瞪口呆。

兩成五,也就是25%,整整四分之一的國庫收入!

這個數字,實在是太驚人了。

秦始皇猛然看向一旁的上卿蒙毅。

“大秦去年的商業稅占比多少?”

蒙毅想了想,不太確定地開口。

“大約也就是……半成?不對,半成還要更少。”

秦始皇怒道:

“怎麼連個具體數字都沒有?”

蒙毅無奈道:

“陛下,咱們大秦的商業稅一般都不單獨統計,是合並在各郡縣上報收入的分支賬目中的。”

“有些郡縣好幾年的商業稅征收,都不如當地一年農業稅的九牛一毛呢。”

秦始皇:“……”

扶蘇咳嗽一聲,道:

“父皇,一直以來,咱們華夏都分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是最低。”

“商賈之道,常常被人視為操持賤業,更和大秦耕戰國策完全背離,商業稅少一點也很正常吧。”

秦始皇哼了一聲,道:

“論耕戰國策,你能有朕懂?”

“朕隻是覺得奇怪,單單一個廢除坊市圍牆,允許臨街開店,就能讓商業稅多這麼多,而且還不需要考慮治安問題?”

不僅僅是秦始皇在思考這個問題,很多皇帝也在思考。

畢竟大宋的商業稅收入,實在是太驚人了。

哪個皇帝會嫌自己國庫的錢多?

商業稅賦,在華夏古代諸多王朝之中其實是很少的,基本上不超過一成,也就是10%。

即便是在宋之後的大明,商業稅也隻有5%。

大清算是非常重視商業稅了,但商業稅收入也不過15%。

至於大秦大漢這些更早的朝代,商業稅有和沒有,差彆不大。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眼睛同樣也瞪得非常大。

“兩成五?朕的親娘哎,竟然這麼高。”

蕭何、曹參兩人的眼睛,不約而同地亮了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