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趙匡胤的反思,完顏阿骨打出鏡(1 / 2)

【大宋時期的農民起義雖然四處爆發,但對大宋朝廷而言,卻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威脅。】

【他們缺乏明確的綱領,無法爭取到更多的力量支持。】

【在打下一處城池後,農民軍隻會憑借本能四處燒殺搶掠,無法有效的治理該地,提供源源不斷的稅收和資源。】

【反觀大宋朝廷方麵,擁有整個士大夫階層的支持,擁有足夠嚴密的製度來武裝軍隊,獲取稅收,製造兵器,生產糧食。】

【農民軍可以打敗朝廷官軍九十九次,但隻要輸一次,那就會徹底崩盤。】

【很快,北方的梁山起義就被鎮壓,首領宋江在接連失敗後被迫投降,消失在曆史之中。】

【南方的方臘起義,由於威脅到了大宋最重要的稅收重地江南地區,大宋朝廷派出了太監童貫領兵鎮壓,將方臘擊敗俘虜後直接處死。】

【宋江和方臘的起義雖然失敗,但卻對大宋造成了巨大的內耗,沉重地打擊了大宋在山東、浙江等地的統治。】

【麵臨著如此危機,大宋原本應該聚焦於國內,想辦法進行一些改革,但在範仲淹和王安石變法先後失敗,蔡京、童貫等“六賊”掌控大權的情況下,改革無異於癡人說夢。】

【但這些僅僅還是內憂,即便傷筋動骨,尚未致命。】

【真正的外患,已經在北方悄然出現。】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看著看著,表情漸漸變得嚴肅。

“文官士大夫治國,竟然如此酷烈嗎?”

趙匡胤出生在後唐,成長在後晉、後漢,最終在後周成為朝廷重臣,繼而奪取政權建立了大宋。

作為一個經曆過五代之中四代的君王,趙匡胤非常清楚的認識到,五代更替戰亂不休的原因就是節度使們完全掌控了麾下軍隊,隨時都能利用軍隊進行造反。

是以在建立大宋之後,明明還沒有完全統一天下,趙匡胤就立刻著手“杯酒釋兵權”,將大將們的兵權收歸朝廷。

即便如此,趙匡胤依然還不放心,又將兵權拆分給了樞密使和兵部,再以“將無長將”的方式,不停地給每支部隊更換領兵大將。

然後,再以科舉的方式大力扶持文官士大夫階層,抬升士大夫們的地位,形成“重文輕武”的格局。

如此多管齊下,趙匡胤心中篤定,隻要過個二三十年,文官士大夫就能絕對壓製住武將,讓大宋再無節度使之憂。

視頻之中所展現出來的畫麵,也完美驗證了趙匡胤對未來的猜測。

盤點視頻之中的大宋播放到現在,固然也有楊業這般武人英雄,但真正能改變皇帝心意的,還是寇準這樣的文官宰相。

當寇準逼迫宋真宗抵達澶州時,趙匡胤心中其實是很高興的。

一個宰相而已,想要廢隨時都能廢掉,有什麼大不了的?

而且,寇準雖然冒犯了宋真宗,但事實上也幫助大宋逼退了遼軍,沒有讓大宋損失任何領土。

反之,如果是一位大將逼著宋真宗抵達澶州的話,那才是趙匡胤無法接受的。

那意味著,這名大將隨時都可以利用軍隊,再現黃袍加身!

一切都在說明,趙匡胤設計的大宋製度是成功的,避免了五代迅速交替,趙氏皇族失去政權的悲慘境地。

可當看到農民蜂擁而起,大宋處處都是起義烽火的時候,趙匡胤的心中還是極大的被震撼到了。

雖然出身官宦世家,但在五代這種混亂的時代中,趙匡胤見識過太多的民生疾苦,知道底層的人們有多麼的不容易。

即便是在五代那樣悲慘的時代,農民起義軍都沒有大宋這個宋徽宗時期這麼多!

趙匡胤歎息一聲,輕聲自語。

“難道在這些百姓心中,大宋的統治竟然比那些節度使和暴君還要酷毒嗎?”

這句話聲音並不大,卻清楚的傳遍了整座大殿。

群臣一片默然。

趙光義啞然片刻,開口道:

“皇兄怕是多慮了,宋江方臘之流,隻不過是一些遊手好閒不勞而獲的東西罷了,怎能代表整個大宋的百姓?”

趙匡胤嗬嗬一笑,指著視頻之中的那張地圖。

“二弟,那你告訴朕,這張地圖之中的這麼多百姓,他們全部都是遊手好閒的嗎?”

趙光義瞬間啞口無言。

趙普同樣也是眉頭緊皺,過了好一會,才緩緩開口。

“陛下,臣覺得,老百姓還是需要土地的。”

“隻要有足夠的土地,就能讓老百姓老老實實地在田地上耕種,給國家提供稅賦、糧食還有兵源。”

“從視頻之中,臣能看出來,許多百姓的起義,真正原因還是沒土地,沒辦法生存下去。”

趙匡胤點了點頭,看了趙普一眼。

“那你覺得要如何去改?”

趙普道:

“或許,可以考慮推行唐朝時候的府兵製度。”

趙匡胤皺眉道:

“府兵?”

趙普道:

“正是。盛唐初期,關中府兵橫行天下,為大唐打下了偌大江山。”

“大宋若是效仿府兵製度,肯定也會讓軍隊戰鬥力更上一層樓的。”

趙匡胤陷入沉思之中。

趙光義心中大為不爽,這趙普突然提這個,莫非是想要主持改革,獲得更大的權力?

於是趙光義立刻開口反駁道:

“簡直就是胡鬨!大宋的政策執行得好好的,如今正是最為強盛的時候,搞什麼改革,不是徒增內耗?”

“更何況,大宋軍隊橫掃天下,馬上就要重新一統,此時搞改革,難道不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和士氣嗎?”

趙光義的嚴辭反對,並沒有改變趙普的意見。

趙普冷笑道:

“橫掃天下?那我問你,兩次北伐失敗,是不是過幾年就要發生的事情?”

“連燕雲十六州都收不回來,談什麼橫掃天下!”

“還有這澶淵之盟,如此恥辱,讓曆朝曆代的皇帝取笑我們大宋,不改革能行?”

趙光義和趙普爆發了激烈的爭吵,雙方各執一詞,再加上各自下屬紛紛開口支持,一時間朝堂上分成兩派,互不相讓。

趙匡胤看著這一幕,心煩意亂,忍不住大喝一聲。

“都彆吵了!”

眾人立刻安靜下來。

趙匡胤哼了一聲,冷冷開口。

“朕意已決,兼並土地的勢頭必須得到抑製,老百姓必須要有足夠的土地生存。”

“三省商議一下,儘快拿出一個方案來呈閱到朕這裡。”

“至於要不要實行府兵製度,此事再議。”

趙普和趙光義聞言,表麵上唯唯諾諾,心中卻都頗為不爽。

趙普想要的改革,隻得到了一半的允許。

趙光義想要的反對,也不算成功。

兩人目光在空中對視一眼,心中都是一聲冷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