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兩路攻宋,雖然童貫臨陣逃脫,但金國西路軍依然被死死地阻擋在了太原城下,不得寸進。】
【但另外一路由完顏宗望所率領的金國東路軍,在攻克了燕京之後卻所向披靡,一路飛速穿越了河北平原,抵達黃河北岸,距離大宋汴京城不過咫尺之遙。】
【當這個消息傳到宋國皇宮之中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畫麵之中,宋徽宗趙佶臉色慘白,拉著蔡京長子,領樞密院事蔡攸的手,結結巴巴地開口。
“朕和金國已經定下盟約,他們為何還要進攻大宋!”
蔡攸也是六神無主,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至於在場的其他大臣,基本都是蔡京、童貫等“六賊”或其黨羽,平日裡溜須拍馬壓榨百姓一個比一個厲害,但此刻卻是連一個辦法都想不出來。
宋徽宗見狀,心中不由悲涼,突然大叫一聲。
“金人欺朕太甚!”
叫完之後,宋徽宗就乾淨利落地白眼一翻,暈了過去。
蔡攸等人頓時亂成一團。
“太醫,快去傳太醫!”
“陛下,陛下!”
一群人掐人中的掐人中,按肚子的按肚子。
宋徽宗就是不醒。
過了一會,太醫急匆匆趕到,一搭脈,表情頓時疑惑。
“陛下脈象完好,不像是昏迷之人啊。”
群臣聞言,不由麵麵相覷。
還是宰相李邦彥的反應速度最快,立刻喝斥道:
“你這庸醫,要你何用,滾出去!”
將太醫罵走之後,李邦彥眼珠子一轉,湊近宋徽宗耳邊輕聲開口。
“陛下,縱然昏迷也是於事無補,金軍不會就此退去,還是醒來想想辦法吧。”
過了片刻,宋徽宗緩緩睜開眼睛,表情滿是茫然。
“朕,這是怎麼了?”
李邦彥趕忙一臉欣喜。
“陛下您醒了,真是太好了!眼下金人大兵壓境,還請陛下拿個主意!”
宋徽宗聞言頓時捂著胸口,眼睛又開始翻白。
蔡攸急了,一把抓住宋徽宗的手。
“陛下,現在真不是昏迷的時候,您得想想辦法!”
宋徽宗怒氣衝衝地甩開了蔡攸的手。
“你說朕養你們這些臣子有什麼用,關鍵時刻就沒有一個靠得住的!”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
大宋皇帝一直講的都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是以從來對這些文官和和氣氣,今日這一番變臉痛罵,本該惹來反駁,沒想到這些宰相和樞密使卻臉帶羞慚,一個個啞口無言。
因為宋徽宗沒說錯,他們確實是一群廢物。
宋徽宗破口大罵了好一會,嗓子都有些乾了,這才怒道:
“來人啊,上紙筆,朕要擬旨!”
很快,宋徽宗龍飛鳳舞,寫好一份旨意,丟到李邦彥麵前。
“去取來玉璽,蓋上!”
李邦彥定睛一看玉璽上的旨意,頓時傻眼了。
“陛下要禪位給太子?”
其他幾人一聽,也傻眼了。
禪位?
宋徽宗大袖一甩,冷聲道:
“你們沒主意,朕也沒主意,那就讓有主意的人來乾這個皇帝,朕不當了!”
【翌日,二十六歲的大宋皇太子趙桓接受了宋徽宗的禪讓,正式登基為新皇,改元“靖康”。】
大漢世界之中,正在吃桃子的劉邦猛然瞪大眼睛,口中荷荷作響,雙手亂抓。
陳平忙道:
“陛下何必如此動怒?那宋朝皇帝都是廢物,人所共知,陛下不必和他們一般見識。”
劉邦捏著自己脖子:
“卡、卡……”
“卡?”陳平大為疑惑。
還是蕭何見機得快,衝上去對著劉邦後背梆梆就是兩拳。
波一聲,一枚桃子果核被劉邦從喉嚨中吐了出來。
陳平:“……”
搞半天,陛下您不是生氣,是吃桃子卡喉嚨了?
劉邦回了一口氣,然後對著陳平就是一番臭罵。
“朕管他宋徽宗去死!彼其娘之,一點沒有眼力見的東西,差點就眼睜睜的看著朕被果核卡死!”
陳平:“……”
蕭何想了想,覺得你當皇帝的不要臉,我們當臣子的還要臉呢。
於是便道:
“陛下,這宋徽宗的禪讓,將來會不會把皇位收回來?”
劉邦果然被蕭何這話轉移了注意力,想了想道:
“反正朕是不可能禪讓的,打死都不可能禪讓的。”
陳平欲言又止。
當年劉邦親征,被冒頓單於包圍在白登山上的時候,可是悄悄寫了一份傳位詔書給陳平,還讓陳平找機會突圍回長安,用詔書奉嫡長子劉盈即位呢。
算了,這個事情可不能說,今天已經被陛下打兩頓了。
大唐世界之中,李淵看到這裡,表情也是非常微妙。
“兵臨城下,皇帝居然禪位了?這宋徽宗,簡直就是個奇葩啊。”
“不過此人的字倒是寫得挺不錯的,彆有一番風味。”
李建成看著李淵,心中暗想,要是突厥打過來,父皇您傳位給我,我肯定是當仁不讓。
李世民聞言,便開口道:
“父皇請放心吧,隻要有兒臣在一天,突厥人是絕對不可能侵擾到大唐一寸國土的!”
李淵和李建成聞言,同時看了一眼李世民。
李淵頓時心安不少。
那突厥雖然勢大,但朕還有世民呢。
百戰百勝的世民,不可能害怕突厥!
李建成卻是另外的想法。
唐太宗,千古四帝……嗬嗬嗬,要是突厥打來本宮即位,第一個就要弄死你李世民!
等會,要是真弄死他了,會不會大唐就沒人守得住突厥的進攻了?
李建成開始糾結起來。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舉起手,原本打算用力拍一下龍椅。
但拍到一半,他突然停住了。
無他,麻了。
趙匡胤有氣無力地歎息一聲。
“真是活見鬼了,朕建立的大宋,怎麼就出了這麼多的奇葩皇帝呢?”
北伐失敗,騎著驢車跑路的宋太宗趙光義。
遼軍南下,嚇得屁滾尿流,被寇準押到澶州的宋真宗趙恒。
再加上現在這個金軍殺來,又是裝暈又是趕緊禪位的宋徽宗趙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