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劉邦劉秀氣壞了,兀術嶽飛殺瘋了(1 / 2)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看到這裡,不由吹胡子瞪眼睛。

“這個宋欽宗,怕是得了失心瘋吧,這種條件也能答應?”

大漢群臣也是啞口無言。

蕭何忍不住道:

“如此喪權辱國,簡直前所未有。”

陳平也忍不住道:

“之前說這大宋是大慫,還真是沒有誤會了它。”

劉邦重重地拍了一下龍椅扶手,沉聲道:

“傳朕旨意,若是將來大漢哪個皇帝敢和匈奴簽訂這般和約,天下諸王當共擊之,有能者可取而代之!”

蕭何聞言頓時一驚,忙道:

“陛下,這是否有些太過嚴厲了?”

若是按照劉邦這意思來的話,豈不是意味著將來皇帝隻要簽訂和約,地方上那些分封的諸侯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造反?

像趙王劉如意這種對皇位虎視眈眈的諸侯王,得了這份旨意,怕是做夢都要笑醒。

好不容易才把劉如意趕去邯鄲,這怎麼行呢?

劉邦哼了一聲,表情嚴厲地看著蕭何,完全沒有平時那種隨和之感。

“朕跟冒頓那小子和親,已然是一生之恥辱。”

“要是大漢將來的皇帝,竟然連朕開國時這一窮二白的大漢都比不過,那他就不配當這個皇帝!”

“你們也看到了,像朱棣、李世民這種並非嫡長子的皇子,當了皇帝也一樣能治理好天下。”

“既如此,朕又何必一定要把皇位固定在皇長子一脈!”

“此事就此決定,卿家不必多言!”

蕭何還打算說些什麼,曹參突然重重拉了一下他的袖子。

“老蕭,皇位傳給誰,那是陛下的家事,你何必多言?”

蕭何聞言,也隻能無奈地閉上嘴巴,但心中卻依然憂慮。

陛下為大漢尊嚴而定下這條規矩,固然是不辱華夏了。

隻是大漢將來,會不會因此再起大亂呢?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一眾君臣看到這裡,也是久久說不出話來。

好一會之後,劉秀才道:

“這女真人,當真強到這種地步了?”

宋弘搖頭道:

“臣覺得不是。若是女真人當真這麼強的話,直接攻破汴京就是了,何必還要議和?”

“要臣說啊,單純就是大宋的皇帝和大臣們,被金國人嚇破了膽子!”

劉秀歎息一聲。

“昏君害國,竟至於斯!”

耿弇麵無表情地開口。

“若是臣來鎮守汴京,這完顏宗望必死無疑,更遑論什麼割地賠款了!”

劉秀點了點頭,沉聲道:

“朕覺得,有必要給今後子孫們留一條祖訓。”

“大漢,絕不割地賠款!”

“若有子嗣違背,則天下共擊之!”

宋弘吃了一驚,道:

“陛下,這有些過了吧?”

劉秀拂袖而起,怒道:

“朕就算是讓大漢滅亡,也絕對不想要朕的皇帝像這宋徽宗、宋欽宗一般昏庸!”

“華夏風骨,豈能從我大漢身上而絕!”https:/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默然片刻,開口道:

“誰知道這契丹和女真是從哪來的?”

太子楊勇忙道:

“兒臣之前派人查了一下,契丹似乎是鮮卑的一支,從鮮卑祖地烏桓山一帶南下的。”

“至於女真,好像從黑水而來,極有可能是黑水靺鞨的後裔。”

隋文帝嗯了一聲,淡淡道:

“等宇文述他們滅了高句麗歸來,大隋做好準備,就先北伐突厥,然後滅了這契丹和黑水靺鞨吧。”

楊勇遲疑片刻,還是忍不住開口道:

“父皇,契丹和黑水靺鞨的居住地都遠離中原數千裡,大隋出兵遠征,是否有些……冒險了?”

隋文帝哼了一聲,道:

“你懂什麼?若是現在不趁著他們弱小滅掉他們,等將來他們成長起來,今後的大隋皇帝,說不得就是又一個宋徽宗和宋欽宗!”

“勇兒,朕知道你生性仁慈。但作為祖宗,自然要為大隋後代掃清一切威脅!”

楊勇身體一震,肅然道:

“兒臣明白了,將來一定按照父皇意願,掃清契丹和黑水靺鞨!”

隋文帝聞言,露出欣慰表情。

“好,這才是朕希望看到的大隋下一任皇帝!”

“好了,且繼續看下去吧,看看這宋欽宗,還能給朕表演出什麼花頭來!”

畫麵一轉,禦書房之中,李綱言辭激烈,堅持反對。

“陛下,太原三鎮是大宋北方屏障,若是全部割讓,將來金軍豈不是隨時都能南侵?”

“更何況金國索要的錢財數目之多,怕是搜遍整個大宋都難以滿足,區區一座汴京怎麼能弄出如此之多的錢財呢?”

“還請陛下打開國庫,將其中的錢財全部散給城中軍民,臣相信一定能眾誌成城,擊退金國入侵!”

不管李綱怎麼說,宋欽宗此刻已經嚇破了膽子,執意不聽。

李綱無奈,隻能單膝跪下,將手中官帽取下,放在地上。

“若是陛下不願意聽取臣的意見,還請允許臣辭職,告老還鄉。”

宋欽宗心中一跳,眼下汴京就靠著李綱來守呢!

宋欽宗趕忙上前扶起李綱,和顏悅色地開口道:

“卿家何必如此激動?大宋和朕都需要卿家,還請卿家趕緊去主持軍事。”

“至於卿家所說的事情,朕再考慮考慮吧。”

李綱見狀,隻能無奈離去。

【李綱前腳剛走,宋欽宗後腳就立刻派人將國庫以及送汴京城之中搜刮到的財富,源源不斷地送到了金軍大營之中。】

【隨後又把康王趙構送到了金軍大營中作為人質,總算是暫時安撫住了完顏宗望。】

【但這一連串的舉動也讓開封城之中的大宋子民遭受到了深重的浩劫。】

【作為真正的統治者,宋欽宗並沒有將全部國庫財富都送走,而那些負責搜刮的大臣們更不會拿出自己的家財,是以真正被搜刮的,是那些開封城中的老百姓和商人。】

【一時間,開封城中家財喪儘,走投無路之下自儘身亡,或直接投河的人,每天都有上千。】

【整座城中,四處都是哀哀哭泣之聲。】

【眼看大宋就要窮途末路,終於難得的好消息到來。】

【各地勤王之師,陸續趕到了汴京城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