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又雙叒叕破口大罵。
下麵的大宋臣子,倒是有些免疫了。
畢竟老趙來來回回也就那幾句罵人的話,大家這段時間實在是聽太多了。
趙匡胤轉過頭,惡狠狠地盯著一旁的某個座位。
“咦,晉王呢?”
聽著趙匡胤的詢問,趙普難掩心中歡喜,道:
“陛下,晉王現在已經沒有官職了,是以他今天不用上朝。”
趙匡胤大怒。
“誰讓他不上朝的?立刻讓人把他找來,朕要狠狠地罵他一頓!”
……
趙匡胤定了定神,表情變得嚴肅。
“朕看來看去,都覺得大宋這個軍隊,實在是太弱了。”
“宰相和樞密使們也商議了這麼長時間,總該給朕一點辦法了吧?”
趙普看了其他幾名宰相和樞密使一眼,這些家夥立刻紛紛低頭。
趙普嗯了一聲,不錯,很有眼色,知道這種重要話題需要本相直接稟報給陛下。
趙普咳嗽一聲,開口道:
“臣等思來想去,覺得其實就一種辦法。”
趙匡胤道:
“什麼辦法?”
趙普道:
“首先,必須要撤銷讓流民、罪犯、贅婿等人加入禁軍的製度。”
“這些人都是社會的渣滓,平日裡訓練就喜歡偷奸耍滑,再加上心中對大宋毫無感情,打起仗來必定會一觸即潰。”
“陛下看視頻應該就能看出來,那些被遼軍和金軍隨意屠戮的,絕大部分都是禁軍。”
趙匡胤頗以為然,點頭道:
“是這個道理,可若是禁軍不收容這些家夥,他們能去哪?總不能全殺了吧。”
這製度的初衷,其實就是為了給這些社會所不容的人一條活路,免得他們像大唐時期的黃巢一樣造反。
即便如此,視頻之中的大宋也是造反不斷。
要是沒有這個製度,趙匡胤覺得這造反規模豈不是更大了?
趙普道:
“臣等認為,可以讓這些人去戍邊守衛。”
趙匡胤皺眉道:
“你自己都說他們戰鬥力稀爛,還要讓他們去戍邊和敵人打仗,豈不是自相矛盾?”
趙普笑道:
“陛下誤會了,臣的意思是,等他們去了邊境,就分給他們田地耕種。”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他們有了田地,那自然就從流民變成了正常的百姓。”
“陛下請想,一個正常的老百姓,見到敵人入侵自家的農田,會不會拚命抵抗?”
趙匡胤的眼睛亮了。
“那還用說,肯定是要拚命的!”
趙普點頭道:
“當然,若僅僅是靠這些家夥農民一般的拚命,肯定也打不過遼國和金國那些打草穀的劫掠部隊。”
“所以陛下可以發給他們兵甲,平日農閒時分再組織他們訓練,以村莊作為組織進行配合。”
“一旦出了什麼事,整個村莊之中的所有男性就能立刻按照平日裡的配合組成一支小型軍隊。以此類推,縣再指揮集合下屬所有村莊,州和路再指揮下屬的縣,那麼在短短時間裡,一支邊軍就自然成型了。”
“最重要的是,這支邊軍為了保衛他們的家鄉,一定會戰意盎然,和遼人金人誓死搏殺。”
“在如此情況之下,即便邊軍不敵,也能為朝廷爭取時間,更加從容的調遣援軍,應對敵國入侵。”
聽著趙普的侃侃而談,趙匡胤眼中光芒越來越亮。
“妙啊!”
“不過,朕還有一個問題,要是邊疆的土地全都分給這些邊軍了,那將來新的邊軍怎麼辦?”
趙普笑嗬嗬地眨了眨眼睛。
“就算大宋的邊疆土地滿了,難道遼國的邊疆土地也滿了嗎?”
“隻要咱們大宋的農民種的地,那不就是大宋的了嘛!”
趙匡胤大為震驚,不敢置信地看著趙普。
“這也行?”
趙普一臉的正氣凜然。
“為何不行?地上又沒有畫出國界線,總不可能遼國人空口白牙說哪裡是遼國土地,那裡就是了吧?”
趙匡胤一拍大腿。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朕覺得,等以後咱們邊軍去遼國土地上種……哦不,去兩國交界的無主土地上種田時,大宋的軍隊有必要保護一下大宋的無辜百姓,你說呢?”
趙普一臉佩服。
“陛下果然愛民如子,千古明君!”
趙匡胤哈哈大笑,心中暢快。
若是趙普這個計劃真的能順利實施,說不定都不需要大宋軍隊去攻打,大宋邊境的老百姓光種田都能把燕雲十六州種回來!
但馬上,趙匡胤又想到了新的問題。
“不對。遼國人也不傻,咱們大宋若是越界,他們肯定會派兵來攻打,要是咱們大宋的正規軍擋不住遼軍,那說什麼也白瞎啊。”
趙普點頭道:
“陛下果然真知灼見,事實確實如此。所以臣等認為,將流民贅婿等收入邊軍隻是輔助之策,真正要起作用的話還得大宋官軍能打贏才行。”
“臣等經過研究曆史,最重要的是看完這盤點視頻之後,初步有幾個想法,還請陛下抉擇。”
趙匡胤迫不及待地開口。
“快快道來!”
看了這大宋的盤點視頻到現在,如果說有什麼是趙匡胤絕對無法忍受的,那肯定就是大宋軍隊的戰鬥力。
弱,實在是太弱了。
在北伐遼國的時候,還能勉強算是有些還手之力。
但在麵對金軍南下之時,簡直隻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趙匡胤迫切的希望能提升大宋軍隊的戰鬥力。
趙普定了定神,開口道:
“兩種辦法,第一種就是臣之前和陛下提過的,重新建立大唐府兵製度。”
“如今大宋剛剛開國,正是建立新製度的絕佳良機。”
趙匡胤愣了一下,皺眉道:
“那第二個呢?”
很顯然,趙匡胤心中對於這第一個辦法是很不感冒的。
那畢竟是大唐的製度。
大唐之前府兵製度有用的時候,的確是戰無不勝。
但等到府兵製度崩壞之後,大唐的衰落,各種藩鎮割據,五代十國的混亂,這些景象趙匡胤可不想在大宋重現。
趙普顯然也知道趙匡胤的想法,於是又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