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劉備憂心忡忡,諸葛亮的中下兩策(1 / 2)

一旦曹操死後,曹丕繼位,擺在曹丕麵前的結果就隻有兩種。

第一,繼續維持曹操扶持寒門士子,打壓門閥的政策。

可想而知,沒有了曹操這個定海神針,門閥一定會選擇和曹丕進行鬥爭,甚至會訴諸武力!

若曹魏是個大一統王朝,門閥的叛亂無非就是幾州之地,即便麻煩,尚可解決。

但彆忘了,在曹魏的南方,還有蜀漢和東吳兩個政權呢!

屆時,曹丕所麵對的局勢便是內有門閥作亂,外有蜀漢東吳來攻。

而曹丕所能依賴的,隻有曹氏、夏侯氏宗親,以及曹操提拔起來的那些寒門士人。

稍有不慎,便如賈詡所言,直接二世而亡!

而曹丕的第二個選擇,就是和門閥妥協。

怎麼妥協?答案也很簡單,廢除曹操提拔寒門士子的政策,重回東漢那種“與門閥共治天下”的國策。

盤點視頻之中的曹丕,很顯然就是這麼做了。

司馬懿作為門閥司馬氏的一員,被曹丕倚為心腹,死前還任命為輔政大臣,便是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

但這種和門閥共天下的政策,其實也有一個很大的弊端。

當年的劉秀,人家好歹是西漢皇帝劉邦的後代,正兒八經的皇族後裔。

劉秀建立東漢的時候,王莽的新朝也才十五年時間,天下所有人都還認劉家這個皇族。

而且那個時候的門閥,也是剛剛出現的一種政治集團,他們也沒有能顛覆皇室的力量。

但曹氏可不是劉氏!

劉氏是皇族,曹氏是什麼東西?

曹氏本來就不是門閥,能夠在東漢末年發家,最重要的原因是曹氏出了一個大太監曹嵩!

一個是大漢兩百年皇族,一個是靠太監發家的“暴發戶”。

門閥當然會尊重漢獻帝劉協,但對曹丕?

單看盤點視頻便可以清楚地發現,在司馬氏篡位的過程中,曹魏發動叛亂想要討伐司馬氏的,要麼是曹氏、夏侯氏宗親,要麼就是曹操曹丕提拔起來的寒門士子。

曹魏之中那些真正的大門閥,在這個過程之中什麼都沒做,隻是冷眼旁觀!

說白了,與其讓你曹氏這個靠太監的暴發戶上位,還不如相信和我們同為門閥世家的司馬氏!

無數念頭從曹操的腦海之中流淌而過。

這位征戰一生,擊敗無數英豪,就連劉備和孫權都隻能聯手抵抗他的當世梟雄,在看完這段盤點視頻之後,僅僅用短短的時間就徹底理清了脈絡。

曹操突然想到什麼,看向賈詡。

“原來如此。”

是你,在提醒孤!

賈詡微微一笑。

“主公高見。”

其他在場群臣,聽著這君臣二人的話,都有些莫名其妙。

這是在打什麼啞謎?

曹操默然半晌,道

“隻有這一條路了?”

賈詡咳嗽一聲。

“主公的路,便是大魏的路。”

“至於有沒有路,走不走這條路,那是主公才能決斷的事情。”

曹操突然大笑起來,指著賈詡。

“好,好你個賈文和!竟然連孤都敢算計!”

賈詡故作驚訝。

“賈某出身寒微,少時讀書甚少,委實不知主公言語深意!”

曹操越發大笑不止。

“好一個出身寒門賈文和!”

眾臣聽著這兩人的對話至此,越發如墜雲裡霧裡。

這到底在說啥呢?

曹操深吸一口氣,突然拔出腰間長劍。

“賈文和,還不接劍!”

賈詡一臉惶恐。

“臣乃文人,不通武藝,如何敢接?”

曹操撇了撇嘴。

“滑頭!”

想了想,曹操將劍收了起來。

賈詡確實提醒了曹操。

曹丕繼位之後,無論是和門閥對抗,還是和門閥妥協,無非就是早死和晚死的區彆罷了。

那怎麼辦?

那就不能讓曹丕去辦!

唯一的辦法就是,曹操自己來辦!

不需要等到曹丕繼位,趁著曹操還活著的時候,直接對門閥下手。

排擠?打壓?

不,不行。

因為,來不及了!

所以,曹操彆無選擇,隻能拔劍。

殺人!

曹丕殺不了的人,曹操能殺。

曹丕動不了的門閥,曹操能滅。

事已至此,既明知曆史走向,又何必留麻煩於子孫後代?

隻能把這些門閥殺得乾乾淨淨,才能為將來的曹氏,爭取到真正的生機!

曹操將手從腰間長劍鬆開,麵無表情地開口。

“以大漢陛下之名傳旨,召天下諸位地方賢士父老,進京一敘!”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司馬炎建立晉朝之後,他發現,巨大的麻煩就在眼前。】

【由於蜀漢滅亡,晉朝已經占據了三分天下之二,剩下的東吳隻不過是苟延殘喘,隻有防禦之力,再無北上對晉朝的滅亡之危。】

【是以,司馬炎真正的麻煩並不是在外敵,而是在內部。】

來也巧,晉朝內部的兩個大麻煩,全部都是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留下來的。】

畫麵中,一名氣度雍容,相貌英俊瀟灑,頭戴王冠的年輕男子出現。

門閥世家之中,多出俊俏之子。

但此人之容貌,即便是在世家之中,也同樣是翹楚!

【晉國齊王,司馬攸。司馬昭次子,司馬炎親弟。】

【在司馬氏奪權的過程中,權力先從司馬懿傳承至司馬師,然後才到司馬昭。】

【由於司馬師無子,因此司馬昭便將自己的二兒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繼承了司馬師的爵位。】

【於是問題就來了,司馬師才是司馬懿的大兒子,那過繼給司馬師的司馬攸,便是司馬懿法理上的嫡長孫,是司馬氏基業法理上第一位的繼承者!】

【在司馬昭活著的時候,就曾經猶豫過,是否要將下一代的基業傳給司馬攸,這樣的話無疑是最名正言順的。】

【但司馬攸畢竟在法統上已經是司馬師的兒子,即便將來繼承皇位,也隻會認司馬師為父親,而司馬昭這個親生父親在法理上隻會被司馬攸認作二叔。】

【一番糾結之後,司馬昭還是把權力傳給了自己的嫡長子司馬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