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定了定神,決定不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結。
反正,朕已經竭儘所能。
若是朕沒有答案,那就讓後世的大明朱氏子孫和能人賢士去解答吧。
朱元璋沉默片刻,又開口道
“老四啊,將來你繼承皇位,除科舉、藩王兩策不可再行更改之外,其他國策,皆可隨時事而變動!”
朱棣聞言,不由吃了一驚。
“父皇,您……確定?”
朱元璋可是一個非常喜歡替後輩操心的皇帝。
是以,老朱之前還特地寫了一本書留給後代的皇帝們。
這本書之中的內容,“著為永例,後世子孫不得擅自更改”。
沒想到,這才過去多久,朱元璋的想法竟然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轉變。
即便是身為太子的朱棣,都感覺有些跟不上自家父皇的思路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摸著白須,表情悠然地看著半空中的金幕。
“這一路盤點視頻看下來,朕最大的感觸便是,每一個華夏王朝都麵臨著不同的外敵和內部狀況。”
“將來的大明子孫後代,想必也是如此。”
“如今北方蒙古瓦剌韃靼部作祟,但誰又敢說,今後女真餘孽不會崛起?”
朱棣忙道
“父皇放心,兒臣和藍玉大將軍都已經準備好了,明年就出兵東北,一定給女真人來個犁庭掃穴,儘誅之!”
朱元璋表情一僵。
這個老四,是故意來拆朕的台是吧?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
“那朕再問你,若是殺了女真,將來東北又有新的其他異族崛起呢?”
朱棣察覺到朱元璋的不爽,沉吟片刻,試探性地開口。
“那就……再殺一遍?”
朱元璋麵無表情。
“那將來的大明皇帝所麵對的情況,是不是就和朕如今的大明不一樣了?”
朱棣點頭,這個倒是不假。
朱元璋淡然道
“那你能知道將來崛起的異族,究竟是如蒙古人般擅長騎馬,還是如女真人般擅長遊獵,又甚至是擅長水師從海上來襲?”
朱棣啞口無言。
朱元璋哼了一聲,和朕鬥嘴?你小子還嫩著呢。
心情大好之下,老朱緩緩開口。
“所以,該改的政策,還是得改。”
“若是後世子孫都困在朕設立的樊籠之中,反而導致大明滅亡,那就不是後世子孫的過錯,乃朕之罪也!”
朱棣似乎品出了什麼,恍然道
“兒臣知道了,父皇就是不想給後世子孫背這個黑鍋!”
朱元璋一腳就踹了過去。
你小子,當了太子之後膽子是真大啊。
腦子裡想想就行,還敢當麵說出來!
朱元璋懶得理會朱棣,將視線轉向金幕。
朕還得辦正事,指點一下劉備呢!
哼哼,縱然大名鼎鼎如蜀漢昭烈皇帝,還不是要好聲好氣的跟朕取經!
金幕之中,朱元璋的彈幕很快出現。
【明太祖朱元璋門閥的消除,乃科舉製度之功也。所謂科舉,便是朝廷開科取士,不問出身,取應試優秀者為官。】
【明太祖朱元璋如此代代而為,寒門士子自然後來居上,門閥自然崩解無蹤矣。】
這兩條彈幕一發出來,不單單是劉備孫權和曹操,所有存在門閥的王朝皇帝心中,都是一片劇震。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霍然而起。
“科舉製度,竟然真有如此妙用?”
“那逆子的構想,難道是對的?”
太子楊勇站在一旁,先是有些愣神,隨後想起什麼,整個人越發震驚。
“楊廣?”
父子兩人麵麵相覷,一時間都不知該說些什麼。
門閥,自東漢開國應運而生。
發展到隋唐,便是門閥的巔峰!
北周宇文泰,創立八柱國十二大將軍製度。
除去八柱國之中毫無權力的前西魏皇族元氏之外,剩餘的七柱國和十二大將軍,每一個的身後都站著一家門閥!
這便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關隴門閥”集團。
就連隋文帝楊堅本人,同樣也是出自北周十二大將軍之中的楊氏門閥。
但出身歸出身,楊氏既然成了皇族,肯定就不願意再給彆的門閥覬覦皇位的機會。
為了削弱門閥,包括隋文帝在內的楊氏皇族想了很多辦法。
這其中,就包括了晉王楊廣曾經獻上的“科舉”之策。
楊廣的科舉之策,內容幾乎和朱元璋所言一模一樣!
當時隋文帝還征求過太子楊勇的意見,楊勇認為此舉會招致門閥的強力反彈,導致大隋統治根基不穩,堅決不同意實行。
事實上,隋文帝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如今在看完盤點視頻,將楊廣徹底廢黜並幽禁之後,隋文帝心中原本早就已經忘掉了楊廣的這個提議。
但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提議竟然被來自後世的朱元璋說出來了。
而且從朱元璋的語氣來看,很顯然大明采取了科舉製度之後,真的徹底消滅了門閥!
隋文帝目光死死盯著金幕,一時間心亂如麻。
大唐世界之中,李淵大驚失色。
“沒搞錯吧,隋煬帝的胡鬨,竟然真能消滅門閥?”
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是麵麵相覷,說不出話來。
和大隋皇族楊氏一樣,大唐皇族李氏同樣也出自宇文泰建立的“關隴門閥”集團。
而且,李氏先祖李虎在關隴集團之中可是位列八柱國之一,那是真正和北周創始人宇文泰平起平坐商議國事的存在,比出身十二大將軍的楊氏還要更高一等。
但正所謂屁股決定立場,既然李氏的屁股已經坐在了皇位上,那削弱和消滅門閥也就成為李氏皇族的必修課。
李淵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關朕屁事。
門閥都發展那麼多年了,也不是朕一個皇帝能解決的,愛咋咋地吧。
李淵真正震驚的點在於,自己那位胡搞瞎搞導致隋朝滅亡的表哥隋煬帝楊廣,竟然真的弄出了一個能消滅門閥的製度。
在隋煬帝年間,科舉正式登上了華夏的舞台。
隻是當時,作為頂級門閥的李氏自然和其他門閥一起抵製,又想方設法進行滲透,最終讓隋煬帝的科舉以錄取絕大多數門閥士子而告終。
李淵定了定神,看向三個兒子。
“你們說,這朱元璋的話究竟是真是假?”
李建成有些遲疑地開口。
“朱元璋畢竟是大唐之後的王朝建立者,應該不至於在眾目睽睽之下蒙騙其他王朝的皇帝吧?”
李元吉哼了一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