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見朱元璋語氣不對,趕忙飛速轉移話題。
“兒臣的意思是,這晉朝也是在大明之前的朝代,父皇既然對晉朝的八王之亂心知肚明,為何還要選擇在大明之中分封藩王呢?”
此言一出,在場大明群臣不由側目。
事實上,這也是許多大明臣子的疑惑。
分封諸侯王,無論是西漢還是西晉,最後都是以出了大亂子告終。
朱元璋雄才偉略,對曆代王朝的曆史不可能不明白,怎麼就也選擇了分封藩王呢?
朱元璋哼了一聲。
“能問出這個問題,也算是你小子動了腦筋。”
“好了,諸位卿家都出去吧!”
等大殿之中隻剩下朱元璋和朱棣兩人,朱元璋這才緩緩開口。
“朕問你,曆朝曆代的滅亡原因,你可都知道?”
朱棣忙道
“自然都在史書上看見過。”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
“若是不分封藩王,那你打算怎麼做?”
朱棣道
“那就重用文官臣子,讓他們幫助治理天下。”
朱元璋嗯了一聲,道
“重用臣子,然後王莽篡位,這是西漢的滅亡原因。”
朱棣“……”
朱元璋道“那如果想要避免王莽篡位呢?”
朱棣又想了一下,試探性地開口
“那就給其他臣子更多權力,限製權臣?”
朱元璋又嗯了一聲,道
“其他臣子們分享了權臣的權力,於是成為一個個小權臣。”
“這些小權臣又帶動了家族,成為一個個門閥世家。”
“最終,王朝內部出了大問題,門閥世家趁勢而起,爭奪天下。”
“此乃東漢的滅亡原因。”
朱棣“……”
朱元璋又道
“好,朕繼續問你。若是想要限製門閥世家,你又準備怎麼辦?”
朱棣臉色突然變得古怪,過了好一會才開口。
“重用皇族宗室?”
朱元璋笑了笑,指了指金幕。
“沒錯,這是晉朝司馬氏的選擇。門閥世家手裡不但有人口有土地,最重要的是他們有兵!”
“所以司馬炎將州郡縣的兵力削減到了極致,又讓皇族子弟領兵鎮守各地,就是為了不讓晉朝重演東漢的故事。”
朱棣忍不住開口道
“可是,那樣的話藩王們有了兵權,就會作亂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對著朱棣道
“好,那我們應該怎麼限製藩王作亂呢?”
朱棣不假思索地開口
“當然是重用文官臣子……”
朱棣突然閉上了嘴巴,表情變得極為怪異。
朱元璋笑得越發開心了,白須飄動。
“現在你明白了?兜兜轉轉,是不是又回到了原點?”
朱棣啞口無言。
朱元璋平靜地看著朱棣。
“你要明白,華夏五千年至今,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一個完美的治國製度。”
“重用文官,會有權臣。分散權力,會有門閥。重用宗室,會有藩王內亂。”
“無論皇帝選擇哪一種,都必然會有弊端。”
“所以,開國皇帝們隻能選擇一條路。”
朱棣下意識地開口問道
“哪條路?”
朱元璋又一次指向半空中的金幕。
“那當然就是修補前朝弊病的那條路!”
“好好看下去吧,看的時候再好好的想一想,為什麼朕會選擇分封藩王!”
金幕之中,視頻畫麵一轉,已經是一處刑場。
楊駿被五花大綁押著,跪在刑場之上。
一名劊子手提著大刀,站在他的身後。
楚王司馬瑋頭戴王冠,臉上帶著幾分激動的殷紅,高聲開口。
“罪人楊駿,擾亂朝綱,蠱惑陛下,當誅!”
說完,司馬瑋毫不猶豫地將手中的令牌丟在地上。
劊子手手起刀落,一顆人頭骨碌碌地掉在地上。
【楊駿雖手掌大權,但性格過於懦弱,明知楚王司馬瑋進京意圖,卻心懷僥幸。】
【司馬瑋包圍了楊駿府邸之後,將楊駿擒獲並殺死。】
【楊駿死後,賈南風立刻用司馬衷的語氣發布旨意,廢黜了楊太後,將其囚禁在了金鏞城之中。】
【楊駿死後,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成為了朝堂之中新的掌權者,和皇後賈南風並立。】
【賈南風原本以後殺掉楊駿之後就能大權獨攬,對於這樣的局麵她自然是非常不滿意的。】
畫麵一轉,又是禦書房之中。
皇帝司馬衷雙腳翹起,架在禦案之上,後背靠著椅子,呼呼大睡。
賈南風坐在一旁,看著麵前的楚王司馬瑋。
“楚王,之前本宮命汝南王和你一同進京勤王,誅殺奸臣楊駿。”
“你是來了,但汝南王可沒有來。如今他卻能和你平起平坐,難道你就沒有一點想法?”
楚王司馬瑋聞言,臉色有些陰沉,哼了一聲。
“汝南王當年就很得先帝信賴,在朝中名聲又好,本王就算不滿,又有什麼辦法?”
賈南風輕笑一聲。
“你的荊州軍,不是還有三千精銳在洛陽城中嗎?那汝南王可沒有這種兵力。”
“難不成,荊州軍都是吃乾飯呢?”
楚王司馬瑋吃了一驚。
“皇後的意思是……”
賈南風麵無表情地開口。
“汝南王那個家夥,仗著資曆老,成天對本宮和陛下指手畫腳,簡直就是第二個楊駿!”
說著,賈南風拿出一份旨意,放在楚王司馬瑋的麵前。
“這是陛下親筆用印的旨意,楚王,你可願接旨,為陛下誅殺汝南王司馬亮這個奸臣?”
司馬瑋看著麵前這份旨意,表情變幻不定,並沒有伸手接旨。
賈南風加重了語氣。
“楚王,殺掉汝南王,從今往後你就是大晉太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若你連這點心氣都沒有,那你就走吧,就當本宮今天什麼也沒有和你說過!”
司馬瑋一咬牙,伸手奪過這份旨意,站了起來。
“皇後,且等本王的好消息便是!”
正在睡覺的皇帝司馬衷猛然驚醒,揉著眼睛開口詢問。
“什麼好消息,能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