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朱棣,你可真是有一個好兒媳婦啊(2 / 2)

扶蘇看著金幕視頻畫麵之中那位極為稚嫩的天子,搖了搖頭。

這小子,怎麼可能和父皇相提並論?

【朱祁鎮即位時過於年幼,是以朝政由其祖母,太皇太後張氏掌控,內閣之中則是“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進行輔政。】

朱元璋咦了一聲,看了一眼朱棣。

“張氏,不就是你的大兒媳婦嘛。”

朱棣趕忙點頭

“是啊是啊,張氏是高熾的正妻,這不剛剛身懷六甲,馬上就要給父皇您生一個嫡長曾孫啦。”

如今朱棣是太子,朱棣的長孫自然便是嫡長曾孫。

朱元璋麵無表情地開口。

“就是朱瞻基這個放棄了安南和漠南的小混賬。”

朱棣一臉尷尬。

【太皇太後張氏作為明仁宗的皇後,雖出身平民,但十分賢德。】

【她攝政期間,大力任用仁宣老臣,在三楊為首的內閣輔佐下,整個正統前期的大明朝維持了仁宣之治的盛世,雖國土收縮,但國力蒸蒸日上。】

朱元璋看到這裡,臉色和緩不少,點頭道

“很不錯,張氏是個好媳婦。”

明初皇子和皇孫們的妻子挑選,是非常不同的。

皇子們的妻子,一般都是和功臣勳貴聯姻。

比如前太子朱標的第一任妻子是明初大將常遇春的女兒常氏,朱棣的妻子是徐達的女兒徐氏。

但到了皇孫輩,朱元璋就不讓皇孫們繼續和功臣聯姻迎娶大家閨秀,而是選擇那些出身相對普通的小家碧玉。

朱高熾的妻子張氏,其父張麟原本隻是一個普通軍官,在張氏被冊封為燕王世子妃後才由此升任副指揮使。

如今朱棣成為皇太子,張麟作為朱棣的親家也隻不過升到六品指揮使,和徐達常遇春這些郡王、國公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

這也是朱元璋的措施,防止後宮乾政!

【由於明仁宗朱高熾過於短命,僅僅在位一年就去世,張氏作為朱瞻基之母,事實上在明宣宗時期就已經掌控國政,是仁宣之治真正的統治者之一。】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朱祁鎮這位正統皇帝,將繼承父祖的偉業,開創史無前例的“大明五賢帝”盛世。】

朱元璋看到這裡,越發驚訝了。

“沒想到啊,這張氏之功,竟然比朕想象的還要大!”

“老四啊,你這個兒媳婦,了不得啊!”

朱棣也是非常震驚。

張氏這個兒媳婦,其實和朱棣的關係不大。

是由大明宗人府挑選出一個名單,然後朱棣老婆徐氏去看了名單上的女子,最後選中的張氏。

但馬上,朱棣就露出得意表情。

“父皇,兒臣雖然是魯莽了一點,但一個娶妻娶賢的道理還是懂的,在當爹這方麵兒臣略有心得、略有心得,哈哈!”

其他在場藩王看著朱棣,這叫一個羨慕嫉妒恨。

能逆襲太子就算了,還能得這麼一個好兒媳婦,簡直了。

朱元璋哦了一聲,道

“然後,你就教出了一個即位不到一年便死掉的大明皇帝?”

剛剛視頻之中可是說得很清楚,朱高熾剛即位不到一年就死了!

朱棣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

朱元璋重重地哼了一聲,道

“看在張氏這個兒媳婦還不錯的份上,這一腳朕就不踹你了。”

“你回去必須好好控製高熾那個臭小子的飲食,朕可不想讓自己的孫子變成一個短命皇帝!”

朱棣擦著汗,連聲應是。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

【長久的盛世和平,也會帶來一個缺點,那就是武備鬆懈,對地方的控製力下降。】

【正統三年,原麓川宣慰使、雲南土司思倫發因記恨被大明剝奪官職,在暗中招兵買馬之後,正式起兵反叛大明。】

【思倫發之子思任發進攻掠奪騰衝、南甸、孟養等地,驅逐大明麓川宣慰使刁賓玉,隨後屠殺騰衝,並占領潞江,自稱曰“法”。】

畫麵之中,出現了大明雲南騰衝城。

此時的騰衝城,已經是人間地獄。

諸多效忠於大明的土司部眾,被思任發的叛軍所屠戮,屍體掛在城牆上,死狀淒慘。

【事情上報後,明英宗派遣刑部主事楊寧作為使者前往諭令,思任發不服,甚至想要殺死楊寧。】

畫麵一轉,已經是大明皇宮。

少年朱祁鎮坐在龍椅上,旁邊是他的祖母、太皇太後張氏。

楊士奇躬身道“陛下,太皇太後,臣以為,應該出兵討伐思倫發、思任發父子!”

張氏默然片刻,道

“雲南乃是險惡之地,大兵出征,勞民傷財,就沒有和平解決的辦法?”

“老婦總覺得啊,這仗,還是不打最好。”

楊士奇和楊榮、楊溥對視一眼,沉聲道

“太皇太後仁慈,乃大明子民福音。然雲南土司眾多,若是不剿平思倫發父子,恐怕會有更多土司反叛大明,屆時大明西南邊疆永無寧日矣。”

張氏沉吟良久,輕歎一聲。

“那就打吧。爾等推薦一些能打仗的將軍來,這一仗可不能打輸了。”

三楊躬身領命。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皺眉。

“思倫發?這個臭小子,竟然敢造大明的反,真是翻了天了!”

朱元璋還真認識思倫發。

幾年前,大明對雲南用兵,思倫發歸降大明,是朱元璋親自任命其為麓川宣慰使。

後來思倫發無力掌控當地,麓川其他土司叛亂,大明於去年派兵鎮壓。

朱元璋覺得思倫發能力不行,於是在鎮壓叛亂結束後,改立另外一名土司刁賓玉為麓川宣慰使。

讓朱元璋都沒想到的是,竟然在看曾孫皇帝視頻的時候,還能看到思倫發這個熟悉的名字!

朱棣乾巴巴地笑了一聲,道

“父皇不必擔心,這思倫發隻不過是山裡一土司,縱然叛亂又能如何?大明天兵,分分鐘就剿滅了。”

視頻畫麵一轉,一支浩浩蕩蕩地大明軍隊,抵達雲南。

【正統四年正月,英宗命鎮守雲南黔國公沐晟、左都督方政、右都督沐昂率師討思任發。】

【沐晟作為主將,指揮失措,輕信思任發假意投降之言,又不聽從部將意見。左都督方政一怒之下違背沐晟之意主動出擊,接連擊敗思任發部屬。】

【方政雖連戰連捷,但轉戰百裡之後戰力下降,請求沐晟率主力支援。】

【沐晟心懷嫉恨,以方政不遵將令為由拒絕出兵支援,方政孤軍深入,反而被麓川叛軍重重包圍。】

畫麵一轉,隻見密林戰場之中,無數大象蜂擁而出。

在大象之上,是諸多麓川叛軍,身著當地服裝,呼喝著朝明軍殺來。

明軍箭如雨下,將叛軍擊斃無數。

然而叛軍數量實在過多,明軍漸漸不知。

一名軍官衝到方政身邊,大喊道

“左都督,如今敵我懸殊,還請速速撤退!”

方政渾身浴血,雙目一片赤紅,怒吼道

“賊子殺我大明弟兄無數,本官身為領兵將,今日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殺賊的路上!”

方政看了看身後所剩無幾的明軍,慘然一笑。

“兄弟們,你們跟錯人了,是我方政對不住你們。”

剩餘的數百名明軍對視一眼,都笑了。

“左都督何出此言?我大明將士,為國效力,馬革裹屍,雖死方休!”

方政哈哈大笑,手中長劍指天,鮮血滴落。

“好,兄弟們,隨我方政,最後殺一次這些膽敢反叛大明的賊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