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是嚴禁官員經商,但背地一定有官員跟商賈勾結,欺壓百姓、魚肉百姓,甚至朝中不少大臣可能都為地方官員蒙蔽了。”
“因而兒臣思量再三,還是覺得該試一試。”
“至少.”
“朝廷該知道官商勾結的具體情況。”
“無論夏之白最終失敗與否,朝廷都能以此做出具體的針對。”
“兒臣想試試。”
朱元璋眉頭一皺,看著朱標一臉堅毅的神色,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道:“既然老大你想讓他試試,那咱就再給他次機會,不過咱不可能給他太多錢。”
“雖說是借。”
“但咱沒那麼大方。”
“最多給五萬兩,多的一分沒有。”
“另外讓他接收一千流民災民,咱的錢,沒那麼好拿,鹽山、煤礦咱可以給,不過那什麼蒸汽機需要的鐵,卻要有所限製。”
“錢人咱都可以給,但鐵器不能全滿足。”
“每三個月,咱要看一次賬簿,要是發現有問題,咱會隨時關停。”
朱元璋一連提了很多要求。
他信不過夏之白。
而且這是拿的他的錢。
相當於,拿著他的錢,做夏之白的事。
他自是有些不情願。
朱標苦笑一聲,父皇這要求太嚴苛了。
煤礦跟鹽礦,都不是一時半會能開采出來的,相當於很長時間都要倒貼,若是後續賣不出去,還會砸手裡,正常情況,都是慢慢擴大規模。
父皇倒好,一來就給安排一千人。
而且
以流民的情況,夏之白養的恐不是一千人,而是近乎一千個流離失所的家庭,流民的安置跟處理,就很容易出狀況,也是一筆大花銷,還要準備礦山開采,各種搬運販售。
想到這。
朱標也不由感到頭皮發麻。
事又多又雜。
父皇分明是把逃到應天府的流民,一股腦的扔給了夏之白。
“父皇,這是不是有點太.”
朱標話還沒說完,就被朱元璋打斷了,朱元璋冷笑道:“他不是有濟世救民之心嗎?不是愛民嗎?咱給他機會。”
“要是連一千個人都接濟不好,那他以後也彆說自己愛民了。”
“他根本就沒這能力!”
“好了。”
“這事就這麼定下了。”
“咱等著他三個月後給咱的答卷。”
朱標欲言又止,最終歎氣一聲,沒有再勸了。
父皇心意已決,不是他能說動的。
晌午時分。
夏之白收到了消息。
看著朱標差人送來的書信,夏之白也感到心頭一沉。
錢太少了,若是朱元璋給的是沒有開采過的新礦,完成前期的勘測都會花不少時間,還有蒸汽機的調試等等,而朱元璋明顯隻願給自己三個月時間準備。
壓力很大。
但未必不夠用。
夏之白望向桌上的一份圖紙,嘴角不由揚起一抹笑容。
朱元璋有意為難自己。
但殊不知。
蒸汽科技的強大。
三個月的時間,雖然有點趕,但隻要步入正軌,借助著煤炭提供的能源,以及蒸汽機強大的抽取能力,足以讓他在製鹽業站穩腳跟了。
至於後續。
他隻能說兩個字。
傾銷!
相信科技的力量。
而當代人對科技的力量一無所知。
他把圖紙小心的折好,放在袖間,到工部去了。
他要去跟工部的工匠商議一下,蒸汽抽水機的建造,還有儘可能的改良一下,他畢竟是半路出家,沒有太多製造經驗,具體的情況,還是要聽取工匠的建議。
他們才是這一行的專家。
而且科技這東西,參與的人越多,改進起來才越快。
他本就沒想過藏私。
日落時分。
夏之白滿臉興奮的從工部離開了。
他手中的圖紙已大為變樣,多了很多的細節跟改動。
應天府的工匠,不愧是當今天下最優秀的工匠,雖然他們不明蒸汽機的具體使用情況,但隻是看著圖紙,依舊看出了很多問題,也提出了很多建議。
還承諾會儘快製造幾台出來。
夏之白離開工部。
他抬起頭,望著殘陽西下,心中卻一陣火熱。
他知道。
他想要的大生產時代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