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三更)(2 / 2)

如今的朱棣隻是鋒芒還沒完全展現。

加之太年輕,對於陛下的懼怕,也太過強烈。

但這種懼怕,隨著年歲漸長,隨著實力漸強,會越來越弱的。

北疆的雨勢來得急也去的快。

而相較於北方的粗狂,江南的雨卻多了幾分婉約。

雨滴纏纏綿綿,久久不絕。

夏之白坐在窗台前,望著窗外的濛濛細雨,自言自語道:“風不停,雨不歇,應天府人心難寧啊。”

鄭襖死了,就在今日,被當街腰斬。

郭桓還在獄中,但郭家上上下下的族人,都已被殺,即便是管家、奴仆,也都不例外,整整齊齊被砍殺在應天府的刑場,就當著數百人的麵,滾滾人頭掉了一地。

血水混著雨水染紅了大一片街道。

他並沒有快意恩仇的感覺,心中隻剩下感慨,前不久還在自己麵前,趾高氣昂的人,僅僅幾天後,就被砍掉了腦袋,這實在讓人唏噓。

人生變化無常。

前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如今更多的是,前為帝王臣,後為刀下魂。

他沒有去收斂郭桓家人的屍首。

朝廷也不會許。

郭家人的屍身都會被扔到亂葬崗。

這也是絕大多數死刑犯的去處,大明殺的人太多了,多到亂葬崗都快堆不下了。

對於朱元璋的血腥殺伐,夏之白並沒有太多看法。

隻是有些不忍。

但也知道,朱元璋並沒做錯。

而當代的律法便是如此,何況還是《大誥》,淩駕在大明律之上的時期,隻不過這種情況,終究是太過‘強權’了,也太過破壞律法的‘威信’了。

這樣的事唯有朱元璋能做。

不過夏之白知道,這是朱元璋在試刀。

後續還會繼續殺戮,而且會越來越急,越來越淩厲。

應天府短時都會陷入到血霧籠罩。

夏之白將窗子關上。

將屋中的燭火點燃,開始規劃起了後續。

朝堂的事,與他無關,但經商的事,卻很看重時機,機會轉瞬即逝,朱元璋殺的天下人口滾滾時,同樣會製造出不少的機會。

他需要抓住這些機會。

尤其是工商。

就在夏之白蹙眉思索著後續時,宮中終於把那份奏疏送來了。

夏之白出門接過了奏疏。

看完這份奏疏,夏之白露出一抹異色。

“順天府?燕王在的地方。”

“看來殿下對我做的事有一些不滿,所以把鐵礦開采地扔到了順天府,不過順天府就順天府,倒也不算差,若是安排到江西、浙江、福建,那運送成本可就要突破天際了。”

“不過燕王的脾氣也不是太好。”

“多半是殿下故意的。”

“就是想讓我跟燕王撞一撞,磨一磨雙方的脾氣。”

夏之白笑了笑。

他把奏疏放在桌上,把方墨叫了進來道:“方墨,朝廷的奏疏已下來了,我們的鐵廠落地在應天府,這座鐵礦被封礦了一定年限了,不過朝廷會安排一些礦工過去,那邊的事先不急。”

“你現在立即幫我去把羅乾、張遠等鹽商請來。”

“我有事跟他們商量。”

“啊?請這些鹽販子?”方墨一臉難以置信,有些扭捏道:“夏長官,你確定要把這些人請過來?”

“現在我們鹽鋪近乎壟斷了應天府的鹽業,原本縣以下的地方,他們還能銷售一點,但隨著我們名氣徹底打出去,越來越多人,都選擇去縣城買了,他們這幾家鹽鋪,基本被趕出了應天府的鹽業市場。”

“現在把這些人請來?他們恐會認為是.”

方墨沒有說完。

他相信夏之白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夏之白笑道:“讓你去請,你就去請,無須那麼在意。”

“我又如何不知,他們對我是懷恨在心,但既然有仇恨,自然要去化解,總不能讓人家一直憋著吧?”

“而且做生意,競爭在所難免。”

“他們應該也能理解。”

“我這次請他們前來,就是想同謀發財之路。”

“而且鹽廠已明確要擴張,自然需要增加人手,而在賣鹽、運鹽方麵,羅乾等人不就是最好的夥伴嗎?”

“你去請吧。”

“記得態度好一點。”

“不要把官場那套習性帶過去。”

“你現在雖還掛著一個文吏的身份,但畢竟是在京都鹽業任職,還是當以京都

鹽業為重。”

夏之白提醒了幾句。

方墨鬨了個紅臉,尷尬的點了點頭。

夏之白重新坐回位置,將那份奏疏再度拿到手中,臉上露出一道笑容,道:“距離我的商業大聯盟又近了一步,不過現在還沒到時候,等陛下真將殺得天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時,才是我趁機撿漏的時候。”

“如今我掌有鐵、煤、鹽,充足的人力,以及最先進的經商理念。”

“商界注定要任我馳騁了。”

“真正的生產力大爆發不會太久了。”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此時的夏之白,用力的緊了緊拳頭,滿腔的雄心壯誌,在隨著熱血流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