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對百姓最大的傷害是無視!(第一更)(2 / 2)

但對於一個尋常百姓,最絕望的反饋,從來都不是謾罵,也不是指責,更不是被人輕易踐踏,而是無視!!!

大明的士卒被無視太久了。

大明上至帝王,下至

官員、胥吏,他們脫離真正的底層太久了,他們以為朝廷給了軍戶足夠多的支持跟政策,但殊不知,軍戶在天下並無多少地位,也沒有多少權利,更沒有給與到足夠多的榮譽。

朝廷的確給田給地,但軍戶的生產生活,一直有很大的問題。

因為朱棣這樣‘好大喜功’的人太多了,隔三差五的把這些軍戶集中起來,毫無目的、毫無緣由的操練大半月,嚴重的耽誤了軍戶的正常生產。

而且地方將領在升官之後,也一直在暗搓搓的,侵占底層士卒的田地,隻不過底層士卒沒有發聲渠道,他們的抱怨不滿,也沒有辦法傳到更上層。

若是朝廷真的去征集一下底層軍戶的建議。

十之八九都是不滿的。

隻不過滿朝文武,無一人在意過。

大明的官員大多是唯上的,讓他們把目光看向底層,那是絕對不行的。

大明的衛所製問題很大,也就如今朱元璋威望足夠高,在朱元璋這套強權體製下,朝廷對各個衛所還能控製得住,一旦朱元璋去世,衛所製的積弊就會迅速凸顯出來。

曆史上的朱棣在這方麵做的也不好。

朱棣知道衛所製的積弊,隻是他並沒有想著去改,而是為了自己的豐功偉業,選擇了集中各個衛所的精銳,一而再的北伐瓦剌,等到朱棣將衛所製的精銳,消耗了七七八八時,朱瞻基即位,隻能被迫的龜縮,拋棄了北方很多衛所。

從這時起,衛所製基本就隻剩下一個空殼子了。

到嘉靖帝時衛所製徹底崩盤。

大明也是從那時起開始進入到募兵製,隻不過朱元璋創建的這套體係,本就收不上多少錢糧,又能養得起多少精銳士卒?大明某種程度上的確是成也朱元璋,敗也朱元璋。

大明要的是一代接一代的‘朱元璋’。

唯有‘朱元璋’這種鐵腕強權人物,才能把這一套體係玩的轉。

除了朱元璋,其他人都不行。

望著下麵哭成一片的士卒,朱棣臉色鐵青。

他眼中很迷茫。

他想不明白,為什麼夏之白三言兩語,就能將自己的軍心動搖,甚至還讓這些士卒感激涕零?

他在北平這麼久,也沒有出現一次過。

他難道真對這些士卒不好?

這不可能。

張玉、袁珙怔怔的望著前麵,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他們已隱隱知道原因了。

原因很簡單。

夏之白在前麵就說了。

朱棣的身份太尊貴了,尊貴到無法跟底層士卒同心,或許在朱棣看來,朝廷給他的賞賜,他大半都分發下去了,還一直帶著手下的士卒打勝仗,帶著他們去策馬奔騰,何等的快意快哉。

但這種‘與民同樂’層次太高了。

根本不是士卒想要的。

張玉回過頭,望了望四周,搖了搖頭。

對於夏之白,心中隻剩敬仰。

袁珙看了看朱棣,又看了看姚廣孝,目光微微一凝,暗自做了個決定。

等四周的聲音小點,夏之白笑著道:“你們這突然的感動,讓我有點措手不及,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對你們做了什麼,將你們給逼哭了,不過,我如今能做的有限,唯一能做的,或許就是幫你們改良一下器械了。”

“至於後續能做什麼。”

“大抵就是讓你們能吃的起鹽穿的起衣。”

“我是個商官。”

“你們總不能指望我一個商官做太多吧?”

“哈哈。”

“我也送給大家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需要經曆的困難還很多,也不可忽視,但還請始終相信未來是光明的。”

“日子都會一天天好起來的。”

“諸君共勉。”

夏之白朝下方士卒一禮,緩緩走下了演武台。

‘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聽著這一句話,下方的士卒,臉上浮現一抹激動,眼睛也變亮了不少。

隻是當他們想回禮時,夏之白已不在近前了。

風依舊在吹,隻是柔和了不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