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1 / 2)

朱棣默不作聲。

他其實更認可丘福說的話。

火器隻能作錦上添花,是不值得作為主戰的。

他前麵也是為夏之白的話給唬住了,如今冷靜下來,才感覺夏之白說的是何等大而不當,又是何等的空洞乾癟,朝廷本就財政緊張,哪有那麼多餘錢去改良火器,又哪有那個必要去做那麼大的投入。

萬一改良失敗?

不是一種巨大浪費,也是在勞民傷財?

朱棣淡漠道:“火器的事,朝廷自有考量,若是真需要改進,朝廷又豈會不做?你根本不知朝廷對火器的投入,就妄下評判,何況這麼多年下來,我大明的火器,一直是穩穩壓著北元的。”

“這便足以證明我大明的火器並沒你說的那麼弱。”

“反而是很強。”

“再則。”

“火器這種東西,無論是保養還是維護,都需不少的人力跟財力,隻要大明的火器能穩壓周邊一頭,改不改進,改不改良,又有什麼意義?又能給邊軍提供多少戰力?打得過就是打得過,打不過火器再好,還是打不過。”

“打仗取勝難道就靠這些兵刃火器?”

朱棣嗤笑一聲,捋著胡子道:“不是的,打仗靠的是為將者的謀略,靠將士上下一心的勇氣跟膽量。”

“若隻想著在兵器上占了點優勢,就可以隨心所欲,那未免太誇張了,難不成,你火器比我好,我就不打了?我就直接認輸投降?”

“戰爭的勝利還是得靠戰場上真刀真槍的乾一場。”

“那時的嬴,才是嬴,輸也才是輸。”

朱棣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兵器並不能決定全部,甚至都決定不了走勢。

戰爭的後續從來都是人做出的。

丘福連連點頭。

他看不慣夏之白挺長時間了,前麵說的那些高談闊論,他聽不懂,自然是沒辦法反駁,但軍事作戰方麵,他可遠比夏之白經驗豐富,夏之白想在這方麵對他們指指點點,那是打錯如意算盤了。

他都不會慣著。

李彬、柳升也麵露不屑。

要是打仗真按夏之白這麼弄,那也乾脆彆打了,兩夥人戰前聚在一起,比一比誰兵器厲害得了,誰兵器好,誰嬴,那還要他們這些將領乾什麼?

姚廣孝垂著頭,一言不發。

好似殿中的情況,並沒有聽進耳中。

一副神遊模樣。

袁珙麵上帶著幾分微笑。

他知道為什麼朱棣跟夏之白有這麼大的分歧。

根本理由就在出發點不同。

朱棣等人著眼的是‘指揮’,是一種高高在上的‘眼界’,是一種為將者的優越跟傲慢。

夏之白著眼的是底層士卒,是每次打仗軍中的傷亡,是維持軍隊長久的戰力。

這一上一下,一高一低,立足點不同,結果自然也南轅北轍。

談不上什麼對錯。

夏之白輕歎一聲,眼神有些無奈。

朱棣還有一眾武將的想法,其實是天下大多數人的想法。

隻要跑的比其他人快,那就一點都不是問題,但殊不知在這種進程下,在大明上下看不到的地方,還有其他人在飛速的進步,等對方拿著洋槍洋炮跑過來時,中華大地可就落後的不止一星半點了。

刀總是要落到脖子上人才會怕啊。

夏之白道:“殿下的想法,我能夠理解,隻是不敢苟同。”

“縱觀曆史,當胡人勢大的時候,天下會有這麼一個說法,便是‘一胡當五漢’,而當中原大地強盛時,這個說法就變成了‘一漢當五胡’,這些說法都是有依據的。”

“便在於裝備器械。”

“中原大地借助裝備器械,即便在騎射上不如胡人,依舊能做到勢如破竹,無人能當。”

“當年蒙古人南下,便是借助器械優勢,近乎平推了中原。”

“如今大明的裝備器械,可有遠勝過蒙古人?”

朱棣沉默。

這自然是沒有的。

夏之白又道:“那大明可有一戰打垮蒙古的可能?可有一戰解決北地長久的動蕩的可能?”

朱棣依舊沉默不語。

夏之白冷笑道:“既然都沒有,那便注定是一場持久戰。”

“若真按剛才那位千戶將領所說,這一場接一場戰爭打下來,隻怕耗費的遠高於數十萬上百萬銀兩,在這一場場的戰爭下,多少家庭會破碎?多少將士會受傷,乃至是喪命?又有多少家庭逃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