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沒有清官的土壤!(1 / 2)

“咱對這些不關心。”

“要是誰真敢鬨事,咱會讓他知道,咱大明的刀還利著!”

朱元璋將手中玉如意放到桌上,眼神變得犀利,他緩緩站起身,背著手,一步步的走下了高台,漠然道:“你給咱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覺得咱這套體製有問題,想讓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但咱不覺得會有問題。”

朱元璋看向了夏之白。

夏之白搖頭。

他朝朱元璋微微拱手,微笑著道:“有沒有問題,不是陛下能決定的,而是天下的黎民百姓決定的。”

“在陛下看來,就算有不服,直接雷霆出手,掃滅一切醜類。”

“而且大明施行的是小政府。”

“官員數很少。”

“就算把朝堂的官員大部分都殺了,朝廷也能很快補充上來,畢竟為官的誘惑太大,沒有多少士人能抵製得了,就算有士人不出仕,靠著那些出仕的士人,大明依舊能穩固。”

“畢竟曆朝曆代,如漢靠著一個沛縣的人才就坐穩了天下,陛下靠著淮西勢力,同樣坐穩了天下。”

“天下用不著這麼多‘士人’。”

“何況陛下一直在對天下行‘教化’,讓天下背誦《大誥》,讓官員按照陛下的心思,去研習《四書五經》,按照陛下的想法去參加科舉,時間一長,天下的士人,就變成了陛下想要的模樣。”

“到時大明又豈會不蒸蒸日上?”

朱元璋笑了笑。

他並沒有就此否認。

他的確是這麼想的,也的確是這麼做的。

有問題的都是官員,天下既有了問題,那就將弄出問題的官員處理了就行,他了解地方的百姓,他們對於朝廷殺貪官的熱情是極高的,也是報以很大的熱誠,隻要朝廷殺得足夠快,殺得足夠狠,再大的問題,也都會被消弭。

夏之白平靜道:“陛下殺了這麼多人,天下的問題解決了嗎?”

“空印的實質問題解決了嗎?”

“大明財政急缺的問題真正解決了嗎?”

“隻是把頭縮進了沙子裡,裝作無事發生罷了。”

“揚湯止沸,隻解決了表麵問題,實質問題絲毫沒動,等這些被陛下強行按下的矛盾,徹底掩蓋不住大爆發的時候,陛下又準備指望誰來解決?”

“靠後世的帝王嗎?”

“但一個手裡無財政的帝王,又能做到多少事?”

“就算依舊能做到如陛下一樣,將奉天殿殺得是血流成河,但底下的積怨不滿就解決了?”

“陛下將朝堂的官員,清理了一批又一批,但貪官汙吏依舊層出不窮,根子上壞了,殺再多的官員,抓再多的貪官,基層始終能夠源源不斷的輸送貪官上來。”

“這些上來的貪官在前車之鑒下,隻怕會更加糊弄。”

“而且陛下也莫要強求出現多少清官。”

“因為大明的體製不允許。”

朱元璋眉頭一皺。

他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寒光。

“無稽之談。”

“咱什麼時候不允許了?”

“咱頒布《大誥》,嚴懲貪官汙吏,就是為提拔清正廉明的官吏,咱手下這些官吏,要是真的乾淨,咱誰沒有重用過?”

夏之白搖頭。

他沉聲道:“陛下聽自己想聽的話聽太久了。”

“大明的確有一些清官,但這些清官,又有多少人是正經提拔上去的?”

朱元璋瞳孔一縮。

夏之白冷聲道:“清官是要做事的,但大明地方官就四五個,朝廷每年還要頒布各種政令,能把朝廷的事做好,就已很是難得了,那還有多少精力去做實事?”

“陛下求的天下賢才,要的是‘務得經明行修、文質相稱之士以資任用’。”

“但這些人根本沒機會展現才華。”

“在陛下的體製下,乾任何事都會變壞,無論初衷是好還是壞。”

“因為沒錢!”

“做事需要用到錢。”

“朝廷不可能給與多少財政支持的,就算是我這京都鹽鋪,得到了陛下五萬兩白銀支持,但陛下也知曉,這是借的,我在今年六月,更是還了一萬兩的利息。”

“我這事尚且是做成了,即便如此,依舊為陛下抱怨頗多。”

“何況天下其他人?”

“興修水利、道路改善、教育文化等等,都需要用到錢,朝廷會給他們撥款嗎?”

“不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