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著相了!(2 / 2)

“這才是大明的治理之道,若是天下都如太師一般,秉承著南方為貴,北方為輕,那大明的南北彌合,隻怕過再久都完成不了,因為在世人的印象中,早已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便是南重北輕。”

“而這才是南方真正的傲慢。”

“作為大明臣子,既知曉南方差異,就該以減弱南方差異為己任,但在太師等朝廷重臣眼中,卻根本沒有當一回事,隻是把北方當成朝廷跟北方蠻夷的緩衝地,絲毫不念及北方上百萬百姓。”

“甚至還堂而皇之的將南方重說出口。”

“這簡直是天大的諷刺。”

“更令人不恥的是,太師你們還一而再的為南方聲張,為南方獻計獻策,通過自己的方式,讓南方失蹤地位超然,始終高北方一大截,而南北很多差異,其實是你們有意捏造的。”

“你們何曾不是撕裂南北的推手?”

“就因為南方經濟發達,就因為你們出自南方,就可以不顧天下情況?”

“私心壓過了公心。”

“這便是以太師為首的臣子!”

李善長拂袖,冷笑道:“任憑你如何抹黑捏造,南方勝過北方,就是不爭的事實,連遊牧部族都知道,往水草豐茂的地方去,南方經濟發達,自會引來更多人追捧,這是天下的自然規律。”

“豈是人為能阻?”

“你空有一腔熱血,卻沒有用到正途。”

“這些歪門邪道,的確能讓你脫穎而出,但同樣也會讓你深陷其中,用一句佛家的話。”

“你著相了!”

夏之白點頭,輕歎道:“如今天下割裂至此,又如何讓你能不著相?”

“既然太師心意已定。”

“我也就不再多勸了,我不會有任何改變。”

“我今日前來,隻是想勸說一下太師,若是陛下當真決定改鹽政,若是太師出麵,或許南方的事,能很快得到解決,至少不至於鬨得地方民意沸騰,然太師似並不在意。”

“那便讓百姓來評判。”

“是非功過,也讓後人來評說,也當來自百姓之口。”

“我始終相信,以百姓為念,以天下為重,百姓就會給我最堅定的回答。”

“下官告退。”

夏之白朝李善長恭敬一禮。

便不再有任何言語,乾脆利索的離開了。

絲毫不做停留。

李善長站在屋內,目送著夏之白離開,臉色卻晦暗不明,等了許久,屋外早已沒了夏之白身影,李善長才回過神來,他收回目光,臉色並沒有剛才輕鬆,反而變得十分的沉重。

他的確否定了夏之白的建議。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夏之白的話,對他很有衝擊。

讓他倍感危機跟不安。

尤其是夏之白說出‘司馬懿’的時候,他心中更是震怖了一下,他其實早就有所預感,甚至一直在有意規避,但有的事,他退不了,也沒辦法退,他知道自己如何坐到眼下的高位的。

但他沒得選。

就像夏之白說的,有的時候,就算自己不願意,但身後的人,也會推著自己向前,他早就跟淮西的功臣集團,捆綁在了一起,這次這麼多的人牽涉其中,他當真能袖手旁觀?也當真能不聞不問?

不可能的。

良久。

李善長長歎口氣。

這時,李祺輕手輕腳的走了過來,小聲道:“父親,這夏之白來說了什麼?”

李善長麵色恢複,一臉肅然道:“沒有什麼,他希望我退後一步,甚至讓我幫他一把,勸說一下其他人,讓南方的事,早點結束,避免讓太多人卷入其中。”

“那父親你是?”李祺試探的問道。

李善長眉頭一皺,冷眼看了李祺一眼,道:“我自不會為夏之白所動,不過夏之白的話,也不無道理,如今的天下形勢紛紜,誰也料不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帝心難測啊。”

“那我還回去嗎?”李祺道。

李善長冷聲道:“你必須要回去,而且要越快越好。”

“遲則生變。”

“如今夏之白都這麼明目張膽,而且說出了這麼多機要之事,隻怕早就得到了陛下的默許,南方的事,我會向朝廷爭取,但也僅此而已,我不可能將自己深陷其中。”

“大明的天要變了!”

“父親,有這麼嚴重嗎?”李祺有些疑惑。

李善長冷哼道:“比你想象的要嚴重,這次南方弄出的事,就是昏招,就是在逼著陛下動手,如今陛下已停止北伐,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就是要集中精神,將南方的事給徹底解決。”

“南方的好日子要結束了。”

“不。”

“你今夜就出發。”

“另外,記得讓臨安公主多給陛下殿下寫信。”

說完。

李善長抬頭望天,低語道:“至於其他的,就要看陛下的心有多狠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