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百姓迷信權威,而你們就代表著權威!(2 / 2)

在開國後,大明論功行賞,這些勳貴家族,慢慢就萌生出了‘與國同休’的想法,他們在南方是各種胡作非為,一定程度上,是他們認為這是他們家族應得的。

隻是皇帝吝嗇。

既然皇帝不給,那他們就自取。

朝堂上下,功勳集團的影響力太大了,大到讓朝堂都投鼠忌器。

但曆史上,這些人本就是朱元璋後續整飭的重點,從洪武二十三年的李善長案,再到洪武二十六年的藍玉案,短短幾年內,朱元璋基本將開國勳貴給削了個遍。

躲根本就躲不掉。

練子寧等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朱元璋積極拉攏士人,為的是什麼。

文治的確是一個方麵。

另一方麵是為了製衡朝中勳貴,借助士人的力量穩定朝局。

隻是因為胡惟庸案、還有郭桓案,讓朱元璋不得不放緩壓製功勳貴族的腳步,甚至為了討伐北元,還必須做出一定的讓步,但這種讓步,終究是暫時的,隨著朝廷局勢的穩定,朱元璋一定會開始著手清理功勳集團。

這是曆史的必然。

朱元璋要的‘士人’,是站在皇權這邊,站在功勳集團對立麵的士人。

而非是瞻前顧後、怕東怕西的士人。

夏之白道:“你們忘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了。”

“你們是大明的臣子。”

“明哲保身,本就不適合你們。”

“不是我在為難你們,是你們沒看清形勢。”

“南方的事,朝廷一定會出手的,隻是時間早晚罷了。”

“鹽政隻是將這些矛盾,提前給激化了,就目前來看,朝廷跟功勳集團的衝突,還遠沒有到那麼尖銳的地步,隨著朝廷暫緩北伐,功勳集團隻怕也預感到陛下動怒了。”

“他們這次當會做一定的退讓。”

“我這次並不會讓你們跟這些背後的勢力打交道,隻是借助你們的六部勢力,推動一些事儘快落地,具體的事,我會自己負責,不會牽涉到你們的。”

練子寧、解敏幾人對視一眼,長長的歎息一聲。

練子寧道:“我們既然都被朝廷吩咐過來了,又還能說什麼呢?你要我們做什麼?”

夏之白平靜道:“目前你們什麼都不用做,我隻是會借機傳出消息,說這次跟我同行的,還有六部的官員,主要是用來加重自身的分量,讓南方的功勳集團更加忌憚跟更不敢有所動作。”

“同時。”

“你們可幫我傳出話去。”

“告訴南方各布政司,我這次南下,無心在地方逗留。”

“隻會在地方開兩個大會。”

“一個是官商大會。”

“召集地方的工廠商到餘杭商議,不到的,一律視為非法工廠,朝廷可直接取締,這個官商大會,主要是解決工廠的歸屬問題,朝廷是讓利給百姓的,而非是讓利給商賈的。”

“我隻有一個要求。”

“來的商人是能真正做主的!”

“第二個是工人大會。”

“這是為了解決南方的暴動問題。”

“灶戶有訴求,這是理所應當的,作為地方官府,既然無能處理,那就交由朝廷處理,讓地方官府從鬨事的灶戶中,挑選一些代表一並到餘杭參加會議,到時官府會給出解決之策。”

“兩者都是最終決定。”

“由我夏之白代表朝廷決斷。”

“不容地方生議。”

“若是地方再有鬨事喧嘩的,則直接問罪地方官府。”

“我會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後,我會跟著信國公等人到餘杭。”

“你們跟我同去。”

聞言。

練子寧一臉疑惑。

因為他們似乎並沒有做什麼。

甚至他都感覺,他們是可有可無的。

不僅練子寧有這個想法,解敏等人同樣如此。

夏之白笑了笑,目光深邃道:“你們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代表的誰,我人微言輕,信國公、蔣瓛代表著朝廷強權,你們則是代表六部,代表著禦史府,代表著中央朝廷。”

“我要的不僅是讓他們能跟我一同坐下來。”

“還要他們跟我坐下來好好談。”

練子寧還是有些不懂。

夏之白猶豫了一下,換了種說法道:“你們本身在南方集團麵前是沒影響力的,但你們作為六部官員,作為禦史,在民間卻是很有說服力的。”

“就像是練子寧,你是工部給事中,你對百姓說蒸汽機是利民的,百姓會更認同你的話,因為你出身工部,對這些東西有了解,百姓對工部官員說話,天然就帶幾分信服力。”

“百姓是迷信權威的。”

“而你們身處的位置,本身就代表著權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