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朝廷已說服了地方官府跟灶戶。”
“接下來就是勸說灶戶。”
“夏欽差有一句話一直掛在嘴邊。”
“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夏欽差還說,地方百姓很多對蒸汽機相關的很抗拒甚至是排斥,認為這東西是不吉利的,是在跟百姓爭利,而夏欽差也說了,有的東西一出現,就注定是要改變天下現狀的。”
“等幾日,夏欽差會在城中辦一場機器展示,給餘杭縣還有外來的父老鄉親,展示蒸汽機這種東西真正的妙用,夏欽差相信隻要把道理說清楚了,說明白了,城中的百姓是會願意接受的。”
“也能夠接受的。”
“隻是夏欽差這次來,主要是解決灶戶生亂的問題。”
“但現在很多地方的灶戶都聯係不上,因而你們要是有門路,或者有聯係,可以給他們說一聲,朝廷願意跟他們溝通,也會既往不咎,不會因政策的一些問題,而加罪到他們。”
“也會為他們另謀出路。”
“希望四周的父老鄉親能幫忙傳下話。”
“他們的人身安全,是會得到朝廷保護的,若是真有人敢對他們下手,朝廷一定不會放過他們,這次跟著來的,可還有當初打下浙江的信國公,還有陛下最信任的錦衣衛。”
“你們信不過欽差,總該信當今陛下吧?!”
呂滄這高一頭的喊話,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立馬就有人聽了。
原本擾亂的四周也安靜了下來。
“你說的是真的,你真是陛下派下來的欽差的人?”人群中有人質疑。
呂滄四下張望著,笑道:“這還能有假?”
“錦衣衛就在浙江,誰敢冒充欽差?”
“我千真萬確。”
“那鹽價真不會漲?”有人又問。
呂滄肯定的點頭道:“絕對不會,本就沒有漲的空間,當初蒸汽機製鹽出來的時候,誰敢相信,鹽價會降這麼多?但現在呢?誰還敢不信。”
“夏欽差是一心為民的。”
“也是真的一心在替百姓考慮。”
“如若不然,朝廷為什麼派他下來?”
“不就是知道,夏大人心好,見不得百姓受罪,想把南方的事,給妥善的解決,既不引起鹽價波動,也讓灶戶消停,還讓南方的鹽政重回正軌。”
“不過這種事,也就夏欽差能做。”
“朝廷真有辦法解決這麼多灶戶的生計?”有灶戶緊張的問道。
呂滄點頭,又搖了搖頭道:“這還沒確定的事,我也說不準,不過朝廷的確會儘最大努力,我前麵不是說了嗎,朝廷就是想跟灶戶的領事者談談,如何妥善的解決。”
“我相信經過雙方交談,一定能給天下一個滿意的回答。”
話音剛說完,底下青年就已支撐不住,撤開了腿,讓呂滄掉了下來,自己則在一旁痛苦的按著大腿。
呂滄一臉歉意的朝青年笑了笑。
在呂滄的一番言語下,四周的百姓徹底定下心來。
他們關心的不多。
隻要鹽價不漲,鹽廠搬不搬,還有灶戶怎樣,跟他們沒多少關係,他們又不在灶戶手裡買鹽,以前倒是私鹽挺泛濫的,但隨著機器製鹽的出現,官府對私下的打擊,可謂是嚴厲至極。
如今就算想買私鹽,也買不到了。
而且他們也知道了,機器製的鹽,不僅口感好,對身體也不會有其他影響,那些私鹽,據說吃了會損傷身體,因而如今除了實在窮的沒辦法,不然都很少有人去買私鹽了。
四周百姓沒有跟著起哄,一旁的灶戶卻心緒很多。
朝廷真要解決灶戶的問題?
也真會既往不咎?
隻是朝廷真有辦法解決?
南方的灶戶可不是個小數目,這可有十幾萬,甚至更多,畢竟天下除了山東那邊產鹽比較多,就屬南方跟巴蜀那幾地了,而南方人口多,因而灶戶的數量也出奇的多。
大明立國之初,為了滿足天下食鹽供應,更是直接大手一揮將不少平民百姓,直接劃到了灶戶,但誰能想到,也就十幾年時間,灶戶一下就沒了用武之地。
數以十萬計的灶戶直接沒了生計。
呂滄看了看四周,他要說的話都說完了。
隨後開始往外麵擠。
等他擠出來時,告示前已圍了一圈又一圈,呂滄心有餘悸的看了一眼,正準備抬腿離開,卻是發現那名乾瘦青年一直跟著自己,雙眼更是直勾勾的盯著,仿佛要將呂滄生吃了一樣。
呂滄也被他的眼神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