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方孝孺,朱棣?!(1 / 2)

方孝孺淡淡一笑,神色怡然的拱手道:“陛下自是文武雙全,正因為此,陛下才為當今聖人。”

朱標搖頭道:“孤倒是不這麼認為,陛下是什麼情況,天下誰人不知?一介布衣出身,少年時哪有機會讀書,如今的文武雙全倒是個事實,這更多的是後天努力。”

“因而在孤看來,文也好,武也罷。”

“其實都是靠後天學的。”

“宋代之前,文武不分家,文能上陣殺敵,武能治國安邦。”

“孤若是沒記錯,那時士人推崇的都是文可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

“將相一體。”

“隻是如今很多人隻學了文,而有的人卻隻學了武,繼而才有了區分,這未嘗不是士人的倒退,既然文武都是後天能學習的,那讓去軍營的文人看些兵書兵法,讓一些武人多看點《四書五經》,或許此事倒也不算那麼難。”

朱標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其實並不想看到文武割裂的。

但這種趨勢,在朝堂很明顯,尤其是藍玉,對這些文人很是不客氣,動輒打罵動手,而文人也對武人指指點點,暗中彈劾的數不勝數,就算是父皇,也為此暗暗頭疼。

前麵聽到夏之白所說整頓軍紀。

他便想到,可否借此消弭‘文武’兩派的嫌隙,讓文武能相安無事,至少沒必要弄得那麼僵,大明需要文人治國,但也需要武人保家衛國,兩者本該是相輔相成的。

聞言。

方孝孺臉色一沉,連忙道:“殿下不可。”

方孝孺看了劉三吾幾眼,拱手道:“臣有幾句不當講的話,還請陛下寬諒。”

“說!”

方孝孺道:“宋代之前,的確文武不分家,但也正因為此,這些人對朝廷威脅很大,文武分家這個大趨勢,看似是文人武人相互選擇,但又未必不是時勢使然。”

“如今天下不需要那麼全能的臣子。”

“這類人才高,定然心高氣傲,等身居高位,就很容易生出異心,曆朝曆代的叛亂者,絕大多數都如此,像那胡惟庸,便是自命不凡,哪怕已身居宰相之位,卻依舊覺得自己不滿足,因而生出了謀反之心。”

“隻區區文人尚且如此。”

“何況文武雙全?”

“有宋以來,亂臣賊子數量大幅減少,而且文武各有分工,也能極大提高臣子的做事效率,減少分心,繼而才有了宋代的繁榮昌盛,若是宋代的文人既要學文,也要習武,有那麼多少心思在政事上?又能為國家分多少憂?解多少難?”

“再則。”

“如今政事駁雜,臣子也精力有限,分工也越來越細,越來越要求經驗。”

“因而文武分家才是最合適的。”

朱標點頭。

他倒也認同方孝孺說的。

不過既然有分工,那為何不能將文武再細分?

將文武,分為‘文文’、‘文武’、‘武文’、‘武武’,專職文事,專職軍事,還有在軍中任職的文官,在朝中任職的武官,如此豈不更加合理。

隻是朱標也看出來了,方孝孺對此很抵觸,所以朱標並未就此多說。

他笑著道:“方學士所言極是。”

“倒是孤想的簡單了。”

“我大明施行的是小政府,官員數量不多,對每個官員的要求都很高,豈能再要求更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