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虛眯著眼,不知在想些什麼。
湯和沉聲道:“高,而且非常高,更關鍵的,其實不是鹽,而是這些人想護住海上的航道,據蔣瓛審出來的,南方一些地方,私下走私不少,將我大明不少的茶、鹽、農具、絲綢等,走私到海外,換回海外不菲的香料,繼而從中牟取暴利。”
“隻是具體有多少人參與,蔣瓛一時還沒查清楚,因而臣當時的奏疏並沒有寫明。”
朱元璋點頭。
他冷哼一聲,眸子閃爍著怒火。
他最厭惡有人走私。
因為這些東西,原本該是皇室獨占,這些人在朱元璋眼裡,就是家賊,是盜竊,在偷本該屬於他朱家的錢。
朱元璋掩下眼中怒火,道:“這事咱知道,咱也有心堵上,隻是咱大明的海岸線太長了,咱實在是有心無力啊,不過敢跟咱對著乾,咱會讓他們知道,拿咱的東西,是要付出代價的!”
“咱不管私底下有多少人參與,有多少官員從中獲利包庇,他們最好祈求咱不會查出來,咱要是查出來,咱會讓他們嘗嘗剝皮實草的感覺。”
湯和又道:“除了這些事,南方基本沒什麼大事了。”
“隨著錦衣衛的雷霆出手,花綸、練子寧等人,無論是遷移人口,還是追繳蒸汽機,亦或者是搬廠這些,都進行的相對順利,應該用不了太久,南方那幾座大型鹽廠就會重新組裝好。”
“到時朝廷對南方食鹽的去向,就會有極大的掌控跟了解。”
“至於陛下讓臣查的衛所。”
“情況不容樂觀。”
湯和深吸口氣,臉色變得嚴肅起來,沉聲道:“這些年,南方久無戰事,這些衛所其實已漸漸荒廢下來,不少軍戶的田地,都被一些軍官私下找理由霸占了,還有大量朝廷分發下去的田地,被人為的隱占。”
“前麵灶戶的事,之所以能鬨大。”
“一定程度上,跟這些軍戶還有一定關係。”
“他們很多人失了田,又無法正常維持生計,隻能去尋其他事做,所以不少軍戶私下逃匿很多,而不少人就盯上了販售私鹽,結果朝廷推行蒸汽機,讓私鹽一下沒了銷處,這些人就夥同起來鬨事了。”
“其中尤以蘇州、明州、台州等地最嚴重。”
“在臣暗中調查下,不少軍戶更是被威脅著參與海上走私,甚至還有跟倭寇經商勾結的,就臣目前查到的,走私船隻停靠最多的是福州、明州幾地!”
“隻是參與的數量太大,臣一時還沒查清楚。”
“請陛下寬恕。”
朱元璋的臉已徹底黑了。
走私就已經是他不能容忍的了,眼下他大明的軍戶,竟還跟通倭,跟倭人走私,這還是他大明的軍戶嗎?這樣的軍戶,真能護佑大明的海疆?
怪不得沿海經常出事,就這樣的衛所,不出事才怪。
這些人隻怕早就暗通款曲了,朝廷又怎麼可能防得住,正所謂千防萬防,家賊難防,他能夠防得了倭寇,能防得了沿海的官員監守自盜?裡應外合?
“這些人是在找死!”朱元璋徹底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