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具有防禦能力的圓形土樓。
土樓屬於一種群居的集體性建築,是出於族群安全考慮而采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
躲避戰亂而舉族遷移的人們遠離家鄉搬遷之後,選擇了這種既有利於家族團聚,又能防禦爭鬥的建築方式。
一個宗族在一幢土樓裡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對他最恰當的歸納就是“禦外凝內”四個字。
周宇看中了土樓集中居住,房屋自身就具備防禦能力的優點。
當延壽教教徒,或者本地民眾遭到騎兵襲擊時可以退入土樓之內進行抵抗,在開出的射擊孔用弩進行射擊。
騎兵就不能發揮他們來去如風的優勢了,隻能眼睜睜看著一座座土樓佇立卻無法劫掠,如果想要打進去搶劫就得造衝車。
如果停下來攻城,那騎兵還是騎兵嗎?
更何況土樓的建築材料原本是由土、沙石、竹木製作,粘合劑是糯米汁甚至是紅糖及蛋白。
用這種材料來建造厚度達到一米至二米的外牆,防禦外敵攻擊簡直輕輕鬆鬆。
周宇又給它上了鋼筋混凝土的技術,讓土樓建築的速度更是加快。
原本土樓夯築時,需要先在牆基挖出又深又大的牆溝,夯實在,埋入大石為基,然後用石塊和灰漿砌築起牆基。
接著就用夾牆板夯築牆壁。用粘質土壤摻入適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經反複搗碎,拌勻,做成“熟土”,再在關鍵部位摻入適量糯米飯、紅糖,以增加粘性。
夯築時,要往土牆中間埋入杉木枝條或竹片為“牆骨”,以增加其拉力。就這樣,經過反複的夯築後,再在外麵抹了一層防風雨剝蝕的石灰。堅固異常的同時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現在用鋼筋混凝土技術,許多工序簡化了不說,原本是杉木枝條和竹片的“牆骨”變成了鋼筋,讓整個土樓的厚度隻需要一米厚就防禦力溢出了。
工序更是簡化了不少,讓土樓可以更快速修建。
延壽教不僅僅是隨意修一兩座圓形土樓,而是將其設計成了碉堡一樣的東西,每一座土樓落下的位置都有講究,兩座土樓之間的距離隻有50米左右,每座土樓可居住幾十甚至上百人。
將來要是有需要,這些土樓之間將修起連接土樓的城牆,讓土樓之間可以相互支援,還可以在城牆上抵抗騎兵。而敵人就算攻到城牆上也沒用,因為土樓可以從城牆上行動,就會確保從城牆上攻不進土樓。
當然,這隻是一個設想,如果真的和北原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