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如此一來他們的糧車很難過安右道前往安江道,而安江道的糧食銷售也差,所以他們乾脆連同安江道也退出了。一副很有魄力直接讓出兩個省的架勢。
周宇才不理他們,迅速調整戰略,開始接觸更南方的糧商稻豐源,希望從他們手裡買米走海運運到北方。
才剛剛派人去接觸,稻豐源目前的態度尚不知道如何,反正南方經過這麼一鬨,糧食是肯定要減產了。
守望和尚和無酉和尚目前的業務也遇到了挫折,因為一邊是南方糧食減產,另一邊是旱災結束,流民也沒了,守望僧人也不好用賑濟流民的借口在南方權貴那邊弄到糧食了。
雖然周宇給的“神藥”仍然需求量很大,但南方權貴更想用金銀支付,糧食價格高,他們不是很願意了。
而北邊這邊的寺廟原本賣“開光農具”賣的好好的,但這個市場逐漸飽和了之後,地主們的視線又轉向了開作坊經商賺錢,對“開光農具”的興趣大減,讓寺廟收糧食傾銷給無酉和尚的生意,也性價比越來越低,有點做不下去了。
無酉和尚都已經向周宇提出能不能給他換個事情做了。
原本在南方各處嘗試開店並且收糧的王曉軒如今也受到了挫折,不少店鋪遭到了農民暴亂的搶掠,收入已經比不上虧損。
因此周宇讓王曉軒進行收縮,然後讓他把重心放在和稻豐源談判的事情上。
幾條糧食輸入的線都忽然斷了不說,又有風聲吹來——朝廷可能今年也要加攤派。
明明南方鬨成這樣,朝廷居然還要加攤派,是否很不可思議?
可是誰都有難處,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
北麵正在打仗,需要的錢糧都是救命的,一旦斷掉那可就是“天傾”一般的慘劇。
戰線要是崩了,到時候彆說還有交攤派的機會,隻怕胡騎越過防線衝進來,隻會把你的家產和人命一起收走。
所以權衡之下,即使是飲鴆止渴也要喝。朝廷諸公明知加攤派會引起更大的不滿,但是不加不行啊。
再苦一苦百姓吧!
安右道上一次表現的太好,此時彭秋東反而坐蠟了。
因為忠心耿耿的彭觀察使肯定要再一次衝在前麵為朝廷收繳攤派了。還不許叫苦不許叫累,更不能收的少了,否則前兩次繳稅的功勞就等於是前功儘棄。
雖然這一次皇帝很貼心地沒有派欽差過來,以表示對能臣彭秋東的信任。但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