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爺爺生病(1 / 2)

八月的天亮的還是比較早,寅時剛過不久,天已經麻麻亮了,6歲的文雀迷迷糊糊中,聽到了母親從屋子裡出來準備燒水做飯的聲音。大姐文雲和二姐文梅,也從床上爬起來穿上衣服,準備幫母親做早飯。“雀兒,還早,你再睡會吧”大姐文雲看文雀準備起來,忙心疼地說。“就是,就是”二姐也著附和道。兩個姐姐對文雀很好,其實兩個姐姐的年齡都不大,大姐今年才滿10歲,二姐也才8歲多。兩個姐姐心疼妹妹,總是想讓她多睡會。

文雀和哥哥文書是雙胞胎,在娘胎的時候營養跟不上,以至於出生的時候哥哥倒是比較健康,她卻瘦弱的跟一隻小麻雀兒一樣,所以爺爺才給她取名文雀。

九龍村是梁國西南的一個小村子,背靠擁有九座山峰的九龍山,村子爺因此得名。村子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因為靠山臨河,種莊稼的自然條件好,村子裡的生活相較周圍的郡縣,算是過的還不錯的。趙家家庭條件本就不錯,有五十多畝水田和二十多畝旱地,文雀父母又是願意耗費力氣打理田地裡的人,家裡還養了雞鴨和豬,文雀的母親還喜歡繡繡衣物,每年也能刨弄上不少銀子。隻是自打文雀的三叔趙誌禮考上秀才後,讀書花費的銀錢反而多了起來,不過趙家的日子雖沒有越過越好,但地位在村裡越發高起來。

“謝謝姐姐”文雀開心的嘟囔道,又聽話的靠著哥哥睡了起來。趙家還未分家,除了三叔帶著三嬸和孩子在縣裡居住,其他人都住在一起。二叔嘴巴甜,很得趙爺爺趙奶奶喜歡,三叔考中了秀才,更是他們的驕傲,文雀的父親雖是老大,但木訥老實,除了乾活,在家裡的根本也沒有什麼地位。

趙奶奶也不算磋磨媳婦的人,但對大媳婦李氏一直不太親近,加之莊戶人家喜歡兒子,而她母親成親幾年後才懷了兩個姐姐,之後才生下哥哥文書和文雀。不像二嬸是鎮上酒肆店家的女兒,嫁妝頗豐,進門後又連生三個兒子。更不如三嬸是秀才家的女兒,進門也生了一兒一女。所以即使家裡的重活累活文雀的父母親乾的最多,也並不得趙爺爺和趙奶奶的喜歡。

因為自己不過是個農家女,生兒子還晚,文雀的母親在家裡一直有點抬不起頭,本來早飯晚飯是由母親和二嬸輪流來做,午飯大家一起做,但二嬸說早上要照顧三個兒子起不來,所以早飯就一直是文雀的母親在做,父親和兩個姐姐都心疼母親,每次都是早早起來幫忙。

等一大家子吃過早飯,文雀和哥哥姐姐以及三個堂兄一起,到村裡的學堂上學。原本家裡隻有男孩子可以念書,女孩子是不能的,她們幾個能上學,說起來還是托了文雀三叔的福,她三叔讀書厲害,現在正在縣裡為考取舉人功名做準備,因為對自己讀書很有信心,所以讓家裡女孩跟男孩子一樣,都到村裡的學堂念上三四年,反正村裡的學堂,隻用給教書的老夫子多送點自家的肉糧之類的束脩就可以,以後等到他進入官場,也不至於叫彆人說他家裡的女孩子都目不識丁。

兩個姐姐是前年三叔開口後,才開始到學堂上學,文雀比較幸運,因為從小身體不太好,在家也乾不了太多的活,去年5歲的時候就開始在學堂念書。因為自小身體比較瘦弱,村裡麵小孩子玩的那些上山掏鳥下河摸魚的遊戲,於她的身體來說並不適合,漸漸的孩子們都不愛跟她玩。她本來就是安靜的性子,到學堂讀書後的生活讓她覺得更有意思,而且因為上學,認識了同學堂的小哥哥張宣棋,有了朋友,讓她的學堂生活更加精彩。

張宣棋是隔壁村的,因周圍幾個村沒有學堂,家裡想送孩子念書的也大都送到他們這個村子,畢竟在鎮上念書的費用對一般的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