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也算是趙家正式分家,趙父趙母沉默著回到屋子,趙父啞聲道“先把東西收拾收拾吧,明天我去請幾個人,幫著把東西搬過去。”
“我再去借點銀子,廚房和種莊稼的用的東西咱還得置辦。”
“嗯,我這裡還有一兩多銀子,你先收著,也不知道明天去鎮上買東西夠不夠。”李氏抹著淚道。“哎,這麼多年就存下這麼點,早知道我多存點。”
“娘,我這裡還有426文錢,都是我打絡子偷偷存下的。”文雲趕緊把自己存下的錢拿給李氏。
“我這裡還有243文錢呢。”文梅也把自己的私房找出來。
“娘,以後我跟您學繡花,我也要跟姐姐一樣,給咱們家掙好多錢。”文雀撲到李氏懷裡。
“我也要,我也要。”文書忙道。
“好了,娘知道你們都是好孩子。”李氏欣慰道。
晚上收拾完東西,孩子們早就累的睡著了,趙父卻在床上翻來覆去,“他爹,睡吧,彆想了,爹的身體會好起來的,以後咱們努力掙錢,該孝順爹娘的爺孝順爹娘。”
“隻要咱們一家人心往一起想,日子總會越過越好的。”
第二天剛好是學堂十旬休息日,趙父請了幾個要好的村民幫著把大件的東西搬到村東的屋頭,又帶著趙母先去鎮上買鍋碗等物什,文雲帶著姐弟幾個在家打掃屋子。
等趙父趙母回來,就著簡陋破敗的屋子,一家人簡單吃了點野菜稀飯。
“明天我打算去縣裡,現在地少了好,也沒啥活了,正好和隔壁張老二一起去縣裡找點零活乾。”趙父道。
“行,我跟你一起去,我去接點繡活,回來和兩個丫頭一塊做。”李氏道。
“娘,我不去學堂念書了,你教我繡花吧,我跟您們一起做活。”文雀忙道。
“胡說什麼呢,你個傻孩子,咱這一年的束脩都交過了,先和你哥哥去學堂,怎麼也得把今年先念完吧。”
“再說,銀錢的事,還有我和你爹呢,等明年還讓你兩念書去。”
“不要,等今年念完,我就不去了,讓哥哥去吧,哥哥以後可是要考狀元的人,我們就等著享福了。”文雀對哥哥揶揄道。
“雀兒,你就饒了我吧,你這麼說,我都不敢去學堂了。”文書連連討饒道。
“你是該好好念書,不管咋說,讀書可比在地裡刨食有出息多了。”趙父看著文書道。
“爹娘,我會的,我保證努力念書,說不定明年就能考出個秀才來,嘿嘿。”文書忙道。
“還明年,你這牛皮吹的。”李氏笑道。
家裡的日子比分家前確實清苦多了,以前隔三差五都能見見葷腥,現在一家人不是野菜就稀飯,就是鹹菜就稀飯。好在趙母又買了十來隻小雞,等過上幾個月,小雞開始下蛋了就好了。
“雀兒,這段時間你怎麼這麼刻苦!”張宣棋問。
“嗯,我得趁著這幾個月,多學點。”
“你知道我們家分家了,家裡也沒什麼銀錢,明年哥哥還得繼續念書的。”文雀一邊用手比劃著字一邊道,“我不打算念了。”。
“你家分家的事,前麵就傳開了,隻是我怕你傷心,也不敢問你。你們家現在還好嗎?”
“嗯,那也是沒辦法,總不能舍了姐姐,不過一家人在一起,總會好起來的嘛。”
“雀兒,給,吃顆糖吧,這是我娘趕集時候帶回來的,可甜了。”
“謝謝宣棋哥,確實好甜哦。你再教教我這個字吧。”
“那你明年真不來學堂了?如果你不來,咱們還能見麵嗎?”
“應該不來了,畢竟我家真的負擔不起兩個人的束脩。我也舍不得宣棋哥,以後不來學堂了,遇到不會的,我還可以向你請教嗎?”
“當然,以後你有什麼不會的,儘管來找我,我隻有你一個朋友,你可千萬彆跟我生分了。”
“宣棋哥,我們可是最好的朋友,要做一輩子朋友的。”
“嗯,我們做一輩子好朋友。”
老趙家,晚上趙爺爺跟趙奶奶商量“老頭子,你說這都一個多月過去了,你這病一直沒啥起色,看來咱們還得聽馬道婆。”
“隻是,最近老大兩口子那邊也沒點動靜?”
趙爺爺道前麵縣裡雜貨店的東家想跟我家大孫子結親,不行這次就讓他們成親吧,咳...”
“但是,大孫子的八字可沒有大丫頭好啊!”趙奶奶躊躇道。
“老三昨天來信說了,大丫頭那事就算了,現在分家這事鬨的,再把她嫁出去,說出去對老三的也名聲不好聽,乾脆換成大孫子。”
“你過會就跟老二說,儘快把成親的日子定下。”
“老二家的能同意?”
“老三說了,後麵幫大孫子在縣裡找個活計,以後靠老二一家還得靠老三呢,有什麼不願意的!”
“嗯,我這就去跟老二兩口子說。”
自從分家後,趙父基本上就住在縣裡打零工,李氏帶著文雲、文梅整天不是繡花,就是打絡子,想著法子掙錢。畢竟天氣越來越冷,家裡需要置辦的東西也很多,哪哪都需要錢。
況且,一家子總不能一直擠在兩間茅屋裡,還得存錢修房子。
文雀現在一下學,就和哥哥往山上跑,他們每天都要擠出時間去山裡撿柴火,當然他們去的不是深山,遠的地方他們是不敢去的,就是在九龍山最外圍的小山上,那裡樹木茂密,鬆柏下長滿了低矮的小樹,在那裡就能拾到很多柴火。
“哥哥,後天學堂休息,我們去山上找板栗,好不好?”
“我聽小虎子說,他們上次就撿了好多,咱們也去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