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會有誰還敢起異心,奪權。”
梁子淵對於周世宗柴榮還是很尊崇的。
在於其人文治武功不弱,對於百姓仁厚。
勵精圖治,銳意改革。
清吏治,選人才,納實諫,訂刑律,整軍備,擴國土,修邊防,編兵書,均田賦,擴汴梁,限佛教,興水利。
甚至是漕運、鑄錢,文教等事情都有涉及。
隻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可是這也不是他趙匡胤,謀權篡位的理由。”
“看來李大人,還是不明白。
並非是當今天子要謀朝篡位。
這是跟著北伐契丹的大軍選擇。
身為北伐大軍的統帥,在睡一覺之後,就被彆人扶上所謂的皇位上。
我想當時的他應該也很無奈的。
但是,既然都已經邁出了這麼一步。
帶走眾人的熱切期盼,他是斷斷不可能再放下。
放下,就是血留成河的後果。
而當今登基之後,到目前為止來看。
還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流血事件。
當然,除了李大人的反抗。”
梁子淵聳聳肩輕輕說道。
對於,李筠其人,梁子淵並不敵視。
這人起兵反抗,在他看來也隻是大家的理念不合而已。
既然如此,打一仗。
便知曉誰的理念對於朝堂、百姓來說更好。
“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如果他趙匡胤不想當皇帝的話。
彆人披在他身上的衣袍,他完全可以脫下來啊!”
李筠還是不服,本來他就比之趙匡胤與皇室的關係要近。
而趙匡胤登基後,他自己的利益肯定會受到影響。
這也是他擺明車馬,與趙匡胤抵抗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