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念薇也沒有打算瞞著母親,坦言道:“原本想要利用外祖父家的關係人脈,暗中涉足商界如今看來,這條道路似乎行不通了。”
景秋蝶想到母家的情況如此,心情更為沉重,“每當我回想起在母家的那些日子,心中便覺酸楚。我父母一生辛勤打拚的產業,眼看著就要落入外人之手,心中實在難以接受。我也曾派遣人手去尋找我的姐姐,可惜,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因為她的外嫁,家中長姐的肩上便多了一份沉重的責任,必須招上門女婿,不知是因為姐姐心有怨氣,還是她被陸家禁錮,無法向外界傳達消息。
無論哪種方式,對於景秋蝶而言,心中始終有一根刺,無法拔除。
薑念薇略加思索,便想起另外一件事,“娘,我記得你曾經提起過,我還有位表哥,他與家中決裂,不知他如今身在何處?”
景母輕歎一聲,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她緩緩道:“你說的是景卓吧,那孩子已經離家多年,我與他之間的聯係也早已中斷。但在三年前,我還收到了他派人送來的補藥,他……他是個懂事的孩子,隻是命運對他太過苛刻,讓他承受了太多的波折,如今想來,我對他有愧,作為姨母卻無法幫助他,讓他遭受了屈辱。”
“你剛出生,我與你的姨母尚有頻繁的往來,當時還說要將你許配給景卓表哥做妻子呢,如今卻物是人非。”
薑念薇搖了搖頭,“那都是小時候的事情,也算不得數了。”
景卓?薑念薇不由開始回憶起這個名字,他也是頗具有經商的頭腦,三年後,已經建立起足以和陸家對抗的資本。
隻是可惜,他沒有站對陣營,受到了政治鬥爭的波及,最後被滿門抄斬,落得一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若是可以尋得這位表哥,想必也可以通過他暗中經商,隻是不知他如今身在何處。
這些尚且長遠布局,如今先處理好手頭的事情,要將這窯爐房建造起來,趕緊製造一些玻璃容器。
第二日,薑念薇便打算召集村民幫忙建造窯爐房,當然也不是白乾活,還給工錢,還給供飯,倒是吸引了不少青壯年來乾活。
為了方便采礦,她將地址選在了石英砂礦的附近,這裡地勢平坦,附近還有水源,
確定好一切之後,眾人便熱火朝天地開始製造磚塊。
海島上鮮少用到磚塊,薑念薇便一步一步教他們如何製作磚塊。
將黏土與沙子、水按照比較混合攪拌,再將混合物倒入磚模具中,確保充分填滿並壓實。
這些磚塊被整齊地擺放在海島上一個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
島上的溫度高,成了這些磚塊最好的“烘乾機”。
在陽光的照耀下,磚塊上的水分逐漸蒸發,大約一周後,它們便變得堅硬而結實。
再用之前那個簡陋的窯爐進行煆燒,很快大量的磚頭便燒製好了,之後便是開始建造窯爐。
天氣越發炎熱,平時薑念薇也隻是讓村民在上午乾活,避開午後的酷熱,等到日暮西山,天氣稍微涼爽些時再繼續。
本以為來混口飯吃,乾活的村民沒想到這裡的夥食那麼好,柳嬤嬤每天都變著花樣兒,用簡單的食材做出美味的飯菜。
薑思雨喜歡吃冰沙,薑念薇經常會做各種各樣水果冰沙,順帶就多做一些給工人們消暑。
其中一位大漢不由感慨:“我活了大半輩子了,第一次吃到這樣涼快的東西,實在太神奇了!要是能帶回去給家裡娃兒嘗嘗就好了。”
“冰沙難以保存,下次你把孩子帶來,我多做一些,分給他們一起吃!”
“薑姑娘,你心腸可真好。”
當薑念薇的目光落在阿昭身上時,她不禁蹙起了眉頭。
阿昭正笨拙地砌著牆,速度極慢,手法更是粗糙得讓人看不下去。
薑念薇便忍不住親自上手指導,“一看你就是經驗不足,我來教你。”
他其實早已掌握了砌牆的技巧,但在薑念薇麵前,他故意裝作一副不懂的樣子,如此便可以多與她相處一會兒。
一旁的大漢見狀,心中不禁感到有些怪異。
阿昭是他們這群人中乾活最利索的一個,無論是砌牆還是其他重活,他都能輕鬆應對。
但每當薑念薇出現時,他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笨拙而遲鈍,且被罵了以後,還一副嬉皮笑臉的模樣,好似樂在其中,真是一個奇怪的人。
窯爐建造的同時,薑念薇大部分時間會躲在空間裡,研究雜交水稻。
她精心挑選了兩個具有不同特性的稻種,作為父本和母本,一般而言,父本較為高產,而母本則具備抗病、抗逆等特點。
由於沒有儀器,薑念薇隻能靠著水稻表麵的性征來進行判斷,這就需要每日細心的觀察和記錄。
好在空間裡稻子成長的速度比外界要快許多,她觀察的周期也可以大大降低。
再嘗試了好幾種雜交的稻種之後,終於成功研究出一種產量多的稻種,隻是不知道這稻米的味道如何。
薑念薇便在空間中種植了一部分的稻子,等成熟之後,脫粒之後,煮成米飯給大家品嘗。
她並未聲張,但是乾活的村民已經已有了察覺,一位
村民讚歎道:“薑姑娘,今日這米飯怎麼異常香甜,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米飯了。”
另一位村民接過話頭,聲音裡帶著幾分憧憬:“確實如此,若是我們這方土地也能種出這樣的水稻,那該多好啊,我們往年收成都一般,且稻米的味道也沒有如此香甜。”
她趁機提議道:“其實,我這裡恰好有些稻種。如果你們願意嘗試,我可以贈予你們。這種稻子不僅產量高,而且味道香甜,最重要的是,它還不容易招引蟲害。”
“這稻種如此珍貴?就這樣給我們?”
數位村民皆難以置信,然薑念薇已將稻種分予眾人,“播種之期已至,你們便拿回去試試看。”
此稻種僅於空間中種植,尚未於現實中嘗試,然薑念薇對此仍滿懷信心。
之前被損壞的溝渠也再次修繕完畢,薑念薇決定也在自家分得的土地上試試種植這種稻種。
在南洲島的日子充實而又忙碌,薑念薇好似回到了以前現在研究農學的時候。
每日灌溉田地,讓她覺得炎熱難耐,若是能製作一個自動化的灌溉設備,豈不是能大大節省人力,隻需在一旁監督,便可輕鬆完成任務,再也不用頻繁地彎腰勞作,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向了那些竹子。
原本這些竹子主要是由芸娘、桃枝、春雨三人專門砍伐而來,用來編織一些竹簍,竹筐,竹帽等等,三人的手工活兒相當的優秀,每日閒暇時刻便坐下來,一邊聊天一邊手工編製,倒也不知不覺做了不少數量。
眼見著薑念薇搗鼓著那些竹子,芸娘便好奇的問道:“小姐,你這是在做什麼?”
“這些竹子,它們內部是空心的,我計劃利用這一特性,製作一個能夠自動灌溉的工具。你們若是得空,也請來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