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小心翼翼、狼狽不堪地離開宿舍樓,穿過夜色,繞過前麵辦公樓,走到馬路上,朝著處醫院走去。
處醫院離得很近,也就是三四百米的距離。據工程處老員工講,三四十年前,為建設一項大工程,工程處大隊人馬一兩千人在這座城市安營紮寨、開疆擴土,設立建造處機關。據說,當時地方政府非常熱情,麵對這麼大一個工程建設企業在本地落戶,給出力度很大的各種優惠政策支持,其中一條是關於機關辦公大樓選址,不設任何非常規的限製條件,基本上就是隨便選。工程處時任處長看了看城區地圖,最後拍板選的地址遠遠超出了一般人意料之外,既不靠近商業區,也不靠近行政區,又不靠近文化區,而是選在了遠離市區的東北郊荒野,理由是那裡清淨。
工程處剛落地建成的時候,當地那項大工程建設正方興未艾、如火如荼,工程處兵強馬壯,員工家屬紛紛跟隨搬遷過來,見證了工程處發展史上最輝煌的一段歲月。據傳,當時工程處的六層辦公大樓建起來,比市政府的辦公大樓還氣派許多;工程處的員工到市裡消費出手闊綽,自帶豪氣流量光環,處裡年輕小夥子在相親市場上成為了“搶手貨”;工程處旁邊新建起了菜市場,菜市場裡的菜價、雞蛋價格都水漲船高,比市裡麵還要高出兩成……
很快,在工程處辦公大樓後麵建起了員工家屬院,建起了員工子弟學校,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到高中,建起了員工醫院,再加上處裡的派出所,這裡雖然偏居城市的一角,但是各項設施齊全,儼然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小世界,讓當地人豔羨不已。經過口口相傳,工程處在當地名聲在外。
後來,實施國企改製,剝離“企業辦社會”的職能,工程處所屬的學校、醫院都按照規定移交給了地方管理。就像處醫院,雖然移交給了地方,但是在大家的印象或者說習慣中,還是叫“處醫院”。金成他們這次夜起去的正是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