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一年,已經是六月下旬,金成再次回到母校,從滿懷依依不舍之情的應屆畢業生,到作為往屆的校友和師兄來參與招聘畢業生。
一路上,金成在與張勇平的聊天中,簡要介紹了母校及學院的一些情況。張勇平道:“小金,你們學校文學院今年的就業形勢怎麼樣?還是你以前的輔導員嗎?”
金成道:“我前兩天與原來的輔導員老師了解了一下,今年的就業形勢也不怎麼樂觀,隻是現在快到六月底了,應屆生們也有點‘慌不擇路’‘饑不擇食’,即使沒有找到心儀的單位,大部分也都先找了個下家,索性是‘騎驢找馬’……我原來的輔導員古老師今年沒有帶學生,先是到教務處一段時間,最近調到了校長辦公室,好像是副處長了……”
張勇平道:“看來你們這位古老師,挺會混的,年紀輕輕就當了副處長,而且在校長辦公室,將來前途無量啊……你應該多和他保持聯係……”
金成道:“張書記您說得對,我昨天與胡老師剛聯係過,他說到學校了再聯係他,他今天剛好有空……”
小轎車駛入高速公路,經過數小時的奔馳,便來到了平北市。金成的大學坐落於這座三線城市的東南角。金成遠遠地望見學校的大門,以及門頭上的校名,那幾個再熟悉不過的大字,竟然忽而有種陌生的錯覺,心裡頭也莫名地升起了一種“近鄉情更怯”的情愫。
車開進大學校園,金成透過車窗看著那熟悉的道路建築、花草樹木,撫今追昔,感慨良多。金成給古健電話,道:“古老師,我和張勇平書記剛到學校了,馬上就到文學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