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見大人~!”
“說說吧,你們縣老爺怎麼說。”李輝不以為然道。
“回稟大人,我們大老爺同意了您的要求,以後這大灣村不用納糧,我們縣衙也不過問這大灣村的事情。”
李輝點了點頭道:“嗯,算你們大老爺識趣。”
李輝一開始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所以一點也不意外,畢竟相對於一個村莊,對於一個縣城來說原本也是可有可無。
“大,大人,我們縣老爺還給您寫了一封信,還請大人過目。”
“哦。有趣~!”李輝有些意外道。
接過信封,李輝直接打開了信,然後便看了起來。
“得聞宋江賢弟立足於玉龍,此山雖景色宜人,卻難以解炊米之愁,故不得已行不義之舉,此乃人之常情。今朝廷腐敗,奸臣當道,天下有誌之士苦報國無門,飽受欺淩;雖未見賢弟,但賢弟義舉以是昭昭之心。如蒙不棄,你我皆可兄弟相稱,府中略設薄酒,望賢弟賞臉一敘,談天論地,暢快痛飲。 -楊國安敬上!”
看完這封信,李輝臉露微笑道:“回去告訴楊兄,三日之後,定會赴約。”
聽到李輝答應了,並且語氣緩和了不少,李捕頭懸著的心情頓時放鬆了不少,連連拱手道:“那就恭候大人駕到~!”
送走了李捕頭,一旁的隆美爾一臉的疑惑道:“那個縣令邀請元首先生吃飯?”
“沒錯,還十分的熱情。不過我就很好奇,他一個堂堂縣令,居然有膽量寫這樣的信給我,難道就不怕我把這封信交出去,那他就是株連九族的大罪。”
“如果元首先生死了,那麼這封信也就失去了價值。反倒是他剿匪有功。”隆美爾說道。
“那麼我們換一個思路想,如果我不去,直接把這封信交出去,他不就什麼算盤也打不到。反倒是冒著很大的危險。”李輝繼續說道。
“的確,所以這裡麵一定有其他的原因。或許還有更加深層的目的。對於華夏古代的政治我不是很清楚,這一點,我的確有所限製。”
“明麵上這就是一個鴻門宴,但是並沒有限製我們去的人數,所以說,我覺得,這個楊縣令是想試探我們的底細。畢竟如果我真的去了,那麼就不可能不帶夠足夠的人。要知道我可是帶人包圍過大陳鄉,他堂堂一個縣令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有所忌憚。至於我不去,他也沒任何損失,隻要我不想死,就不可能把這信交出去。”剛說完這些話,李輝瞬間就感覺自己整個人清醒了,思路一下子就理順了。
“看樣子,有人想拿我當棋子了。”李輝淡淡一笑道。
一旁的隆美爾聽著李輝的話一頭的霧水,沒錯,華夏古代最擅長的便是算計。而隆美爾並不了解華夏曆史,自然不知道這裡麵到底有多少算計。雖然李輝也不能肯定,但是基本上應該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