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德林市這幾天都在開詩歌會,所以城內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不少文人的身影,特彆是路過盧家府邸的時候,門口前來拜訪的文人更是絡繹不絕。
“沒想到這個盧家這麼受歡迎。”李輝詫異道。
程文解釋道:“盧家雖然沒有搬離前往大乾,但是在大乾底蘊還是在的,不少人想要謀求仕途晉升,來盧家無疑是一條便捷之路。”
“這些亂臣賊子,如今都成了第三帝國的子民,居然還想著去大乾做官,真是無禮。”李瑾書嗤之以鼻道。
李輝自然理解李瑾書的想法,但是第三帝國的官場可不像大乾那般走後門就能進進去,選人方麵都是需要經過考核的,然後由希特勒親自審核才會進行下放駐地,並且第三帝國的官員有著嚴格的考核和監管製度,並不像大乾的官員那般可以隨意壓榨百姓。
“人各有誌,我第三帝國的官員也不是誰都能當的。”李輝不以為然道。
“我就是覺得他們吃裡扒外的有些令人憤恨。”李瑾書嘟囔道。
“殿下,您可能有所不知,首先我們第三帝國的政府體製並不受這些文人們所推崇,其次這些文人哪怕如今也大多以大乾人自居,他們一生所學都是剛正不阿,報效朝廷,而我們第三帝國在他們眼中依舊是犯上作亂的叛軍。”一旁的程文解釋道。
“原來如此,這樣看來,他們倒還是一群忠君報國的文人。”
一旁的李輝再次瞥了一眼盧府大門的人群,一臉鄙夷的說道:“行了,無非是些迂腐書生,我們走。”
程文作為李輝身邊的近臣,自然知道李輝的意思,對於這些文人書生,李輝並沒有大乾朝廷那般的重視,反倒是對於那些滿腹經綸的文人嗤之以鼻,至於自己,完全是因為機緣巧合被李輝看中,然後做事嚴謹得到了李輝的認可。並且以第三帝國目前的發展情況,的確也不需要那麼多文人書生,更多的是嚴格執行第三帝國的製度管理即可。
走過一條由石板鋪貼的大橋,橋的另一邊便是德林市最熱鬨的鐘樓街,因街道一旁有一座高大鐘樓得名。鐘樓顧名思義,也就是宵禁敲鐘的地方,原本大乾是每天八點準時敲響鐘樓,但是現在第三帝國接管冀州之後,宵禁便逐漸取消,鐘樓街也變得更加熱鬨起來。
晃眼一看,街道兩旁的店鋪可謂是古風拉滿,密密麻麻的五彩燈籠此刻已經掛滿了大街的兩旁,熙熙攘攘的人群接踵而至,各個店鋪門口的小二更是不斷的叫喊。
選了一家看上去還不錯的天字一號客棧,李輝幾人迎頭便走了進去,畢竟詩歌會要七點鐘才正式開始,去之前那也得先解決了肚子的問題。
“哎喲,客官幾位呀~!”
程文看著逐漸靠近的小二,立馬上前阻攔道:“三位,給我們準備一個單獨的包廂。”
店小二自然是明白人,一看這架勢,立馬止住了腳步熱情說道:“好嘞,客官,二樓雅間請~!”
“二樓清風閣三位客官~!”店小二吆喝道。
雖然說是隻有三位,但是四名貼身的士兵換上了一身下人的衣服牢牢的將李輝護在中間,並且蓋世太保的人員和隱藏在暗處的便衣警衛可是隨時可以出動的,所以安全方麵並不存在多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