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全本免費閱讀
“有福,你是想到啥法子了?”
“強子叔,你這可就高看我了,我能有啥好法子。”
“不過總也不能將人給逼死不是。”
李有福看向眾人,“依我看,魚還是要捕,其他人也彆都閒著,孩子們可以養養兔子,這玩意繁殖的快,還有咱們生產隊豬下了崽,雞蛋,編製一類。”
“還可以組織人手上山,埋陷阱,捕獵。”
“一句話,不管留著吃還是拿出去換糧票,我們隻能靠自己,我相信困難始終會過去的。”
此話一出,現場一片寂靜。
倒不是說李有福給出的主意不靠譜,而是怕被人扣上一頂投機倒把的帽子。
怎麼說呢,有的人認為,隻要買了東西轉手賣給彆人就算,還有的認為,集體的東西,憑什麼拿去換糧食?
就連每家每戶養雞的數量,都有嚴格的規定。
這些事並非沒有發生,而有這種思想的人還不少,極大的阻礙了從困難時期走出的時間。
真正到了65年,才算度過了饑荒時期。
“有福,你說這事讓我想想。”
“村長。”
“強子叔。”
“強子爺爺,咱們不能犯錯啊。”
砰!
有人將搪瓷缸重重磕在桌子上,“人都要餓死了,這犯的是哪門子的錯。”
“話不能這麼說,鐵蛋說得也沒錯,實在不行,我再找公社領導磨一磨,要是不答應,我乾脆就住在公社。”
眾人又是你一言我一語,爭吵的不可開交。
“你們是擔心被人說成投機倒把?”
“這還不簡單,賣給國營廠不就行了。”
李鐵蛋撇嘴,“有福,你說的簡單,關鍵咱們也沒這個門路。”
“咱再退一萬步,就算有了門路,和收購站一樣,最多也是給錢,總不能換成糧食吧?”
“我可以!”
李有福微微一笑,換成任何一個人,麵對的都是天大的難題,反而這個難題在李有福麵前,根本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