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璧晨心裡很清楚。
陳傅良這個案子不過是適逢其會, 恰巧碰上了華國廢除死刑提案醞釀已久,即將提出的關鍵時刻。
再加上之前兩個冤案被媒體吵得沸沸揚揚, 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都出來道歉, 外國媒體更是將這兩件事翻了個底朝天。
如今的華國, 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諸多風向都被各國奉為圭臬。同樣的, 一丁點醜聞, 也會為世界所廣為周知。
陳傅良在一審和二審被判無期徒刑的時候,美國白宮的許願簽名池,已經有幾十萬人讚同判處陳傅良死刑。
華國國會選舉就在幾個月後, 這一屆的首相任期即將結束, 正在力求連任。按照法律製度, 每一個死刑犯的判決, 都需要司法部長及大法官親自簽名。事實上,這麼多年來的執行上,這兩個職位上的政客,幾乎很少願意去簽署這樣一份文件。
因為在這個死刑犯的檔案上, 標注的不會是處刑者的名字,而必然是最後簽名人的名字。政客們為了手上乾淨, 能拖則拖, 能不管就不管,幾乎不願意在自己任內有死刑的發生。
一個最粗淺的認知, 大部分與法律相關政客的任期內, 死刑判決絕對是最核心的指標之一。而這個政客任期內罪犯減少, 沒有死刑,和死刑犯一個又一個,儘在殺人,對於政客來說,是截然不同的。
假如沒有一個死刑犯,聽上去也是太平盛世。
這已經不是一個全民對於政治毫不關心,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有選舉權的時代了。
每個人都可以很輕鬆地在網絡上投票選舉自己的社區,行政單位,市縣,省乃至國家首相的選舉。而這些政客的履曆,早已經被打聽地清清楚楚。連他們在大學本科的畢業論文選題,都被放在公眾麵前。
當今的首相政績普通,十分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內推動廢除死刑,至少可以作為法律和文明的進步舉措,跟隨世界的潮流。於是在全國範圍內,對於冤案進行大肆平反。僅僅這兩年,平反的冤案就多大30多件,被國外媒體譽為華國民主法製的進步年。
陸家雖然是華國的大家族,不懼於首相所在的派係,但也並不打算做這個出頭鳥。
陸璧晨一意孤行,從一審開始就堅持申請判處死刑的做法,事實上是一場賭博。
包括崔顥在內,很多人都曾經打算放棄。
崔顥甚至也提過,等到陳傅良出獄後,他們好好招待他餘生,保證讓他後悔沒有被執行死刑,一定會過得有滋有味。
但這不是陸璧晨要的,也不是蘇碧曦要的。
儘管正義和公理在很多人來看,僅僅是上層人愚弄下層人的把戲,但這個世界上,仍然有人,一生都在堅持某些東西。
即便那愚不可及。
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
陸璧晨作為一個法律的執行者,一直堅守著這個信念。
而在這個案子裡,他碰上了蘇碧曦,是他人生中的一個意外之喜。
她堅強得讓他心疼,又脆弱地讓他憐惜。
她一步步走來,每一個腳步,都帶著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