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碧曦之前並未經曆過漢朝, 更沒有經曆過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中,堪稱盛世的漢武帝一朝。既然她來到了這個時代, 就必然會力所能及的, 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改變一些原本的悲劇。
衛青何許人也?
班固曾說,長平桓桓, 上將之元, 薄伐獫允,恢我朔邊,戎車七征, 衝輣閒閒, 合圍單於, 北登闐顏。司馬遷有言, 直曲塞,廣河南,破祁連,通西國, 靡北胡。
這樣一個出身微賤,被親生父親當成畜生一樣看待, 公主府奴婢出身的衛青, 七戰七捷,收複河朔、河套地區, 擊破單於, 乃是千古不世之名將, 功垂竹帛之帥星,卻在一位將軍壯年,最是建功立業之時,再也未能馳騁沙場,金戈鐵馬,建功立業。
而是在被封大將軍之後,就拱手將建功的機會讓給自己年幼的外甥霍去病,讓他去迎擊匈奴主力,自己率領少數騎兵,步兵以及補給殿後。
此時的衛青,乃是而立之年而已。
而是蝸居於長安,遠離疆場千裡之遙,日日遙望祁連山,看著光陰不再,日日鬱結於胸,然後鬱鬱辭世。
儘管衛青死後陪葬武帝茂陵,離茂陵之近,足可顯示出來漢武帝對其看重。但是生前如此,死後哀榮,又有何用?
在壯年辭世的衛青,能夠聽見漢武帝的哀泣和懺悔嗎?
衛青死後,漢武帝下發求賢令,卻苦無良將,此時再想起衛青,是否為時已晚?
霍去病衛青去後,漢室對外戰爭敗績頗多,再無早年之勢,朝野上下皆思慕大將軍之威,莫非不諷刺?
已經到了陰間的衛青,會不會對漢武帝有怨懟之情,誠未可知。但是對於十四年間,從未獲得領兵之權,心中定是有諸多遺憾的。
衛青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十四年,幾乎是必然的。
自古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權高朝野者必忌。
此三者,衛青占了全部。
更何況,衛青還有一個當朝皇後的姐姐,當朝太子的外甥,跟他同為大將軍的外甥霍去病,還尚了當朝天子的長姐平陽長公主。
舉凡帝王,對待衛青,絕不可能沒有猜忌之心,哪怕衛青是一個忠心不二,絕無二心,一心效忠漢室的忠臣良將。
任何一個普通人,假如手握權力,麾下竟然有這麼一個不世之鬼才,如何能夠不小心提防,夜夜不能安枕?
何況以漢武帝劉徹晚年締造了那麼多冤假錯案,一輩子從未缺過酷吏的行事,甚至以巫蠱之案,逼死了衛子夫和自己的嫡長子,血流千裡,死傷無數,導致不得不托孤於霍光,後來幾經周折,才確立了漢宣帝劉詢的中興。
這樣的漢武帝,恐怕每一次衛青建功之後,看待衛青的目光,就會更加讓人觸目心驚。
若要避免衛青重蹈曆史的覆轍,首先就是避免衛子夫的受寵,以及產下劉徹的長子劉據。
沒有皇子外戚這一重身份,衛青就可以免了劉徹的些許忌憚。
再者,蘇碧曦的愛人,這一世偏偏成了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