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心願達成(1 / 2)

大夏明鏡 榮小榮 4046 字 3個月前

長安部分百姓,這幾日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往日上衙之前,下衙之後的一段時間,長安有幾條道路,是格外擁堵的,整條街都是那些官大人的車轎。

但這兩日,那幾條街道的擁堵,大為減輕。

住在這幾條街邊的百姓,推門沒有看到擁擠的道路,還有些不太習慣。

百姓們隻是有一點不習慣,長安各部的官員們,不習慣的可就多了。

陛下十年不理朝政了,以前各衙門的管理還較為寬鬆。

作為一司主官,遲到一會兒,早退一會兒,都不會有什麼後果。

但現在不行了。

幾個管理寬鬆的部門主官,都被三省約談,回來之後,對於部內官員,自然也嚴格要求。

獲悉了朝廷的風向,哪怕是沒有被點到名的部門,也都注意起來。

短短兩日,朝中各部,遲到早退現象幾乎徹底消失。

很多官員,甚至在下衙之後,還要多在衙門留一會兒,然後步行回家。

他們本來是乘車坐轎的。

整個戶部,七位主官,六位被停職,大小事務,都落到了尚書一人頭上,聽說戶部尚書已經住在戶部衙門了,除了吃飯睡覺,都在處理公務。

吏部也不好受。

吏部官員因贍養母親被辭,‘孝’難道也有錯?

這封折子遞上去,就連兩位宰相,都親自過問了一番。

百善孝為先,儒家將“孝”立為百善之首,這也是儒家道德之綱領。

為了贍養母親,放棄榮華富貴與大好前程,這是值得稱讚和歌頌的,是官員和百姓的表率。

他可以以此為由辭官,但吏部不能批,不僅不能批,還要想辦法幫他解決困境。

這件事情如果不是發生在吏部,而是在地方,從縣令到刺史,辭官的條子經了多少人的手,就得有多少人受到懲處。

即便如此,吏部的大小官員,也被責令自省。

其他部門的官員,沒空看這兩部的熱鬨,因為他們也都自顧不暇。

禮部這幾日,檢舉彈劾的折子,就像是雪片一般,紛紛揚揚的飄到了中書省。

京兆府衙的官員,二十年前逼迫結發妻子和離,迎娶權貴之女的事情,都被挖了出來,被長安的百姓暗中戳脊梁骨。

一些官員在外麵養外宅,偷偷逛青樓,被禮部叫去約談,同時還通知了原配,不知道讓多少官員家裡雞飛狗跳,第二天到衙門的時候,臉上脖子上道道血印。

通過種種渠道,打聽清楚之後,各部官員又陷入了沉默。

原來是新科狀元,禮部員外郎李諾。

那沒事了。

那是朝堂之上,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

不能單純的以官職和官階來對他進行衡量。

但想想還是氣啊。

不是氣李諾,是氣上麵。

人家堂堂六科狀元,六科絕佳,科舉史上第一人,上麵那些人老糊塗了,就給人家一個禮部員外郎?

如果他不當這個禮部員外郎,不就沒有這些事情了?

中書省。

多位中書省的官員,也是這麼想的。

本以為讓他去禮部這樣的清貴衙門,能讓他消停一點,誰料到他到了禮部還這麼能折騰,中書省每天都要處理無數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現在看到禮部的折子就頭大。

尤其是負責禮部上奏的杜宇,他神色憔悴,眼眶深陷,整個人都消瘦了一圈。

最讓人無話可說的是,他這麼做,法理上挑不出一點毛病。

作為禮部員外郎,這正好是他的分內之事。

一名中書舍人揉了揉眉心,歎了口氣,問道:“這要怎麼辦才好,再這樣下去,一半的官員都得被停職,朝廷還怎麼運轉……”

另一位中書舍人感慨道:“當初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上任不滿半年,不能對他調職,怎麼才能阻止他呢,杜大人都快崩潰了……”

這時,一個聲音道:“本官倒是有個辦法。”

眾人紛紛望向他,杜宇更是忍不住,迫不及待道:“什麼辦法,快說快說……”

那位中書舍人摸了摸下巴,說道:“新官上任,迫切的想做出一番政績,但禮部沒什麼出政績的事情,所以他才將主意打到了禮法上,如果能給他找一件麻煩的差事,讓他忙的無暇顧及這些事情,等到半年之期一過,就立刻將他調離,此局立解……”

杜宇皺眉問道:“什麼事情,能讓他忙這麼久?”

這位中書舍人早有打算,說道:“禮部不是要辦什麼武林大會嗎,這件事情的麻煩程度,還在春考之上,屆時要聯絡江湖各派,統籌朝中諸部,有他忙的,他定然沒有精力再管這些小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