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快穿]女子不可欺 姒尹 4213 字 2024-03-09

隨著風黎的話語,王允顯然陷入沉思。這位老謀深算久曆官場沉浮的相國大人本不該因為風黎的寥寥數語,便放棄心中原本打算。不關乎其他,能夠做到丞相這個位置,那麼王允就不會也不可能是那種輕易被人撼動想法的。但風黎此人,又或者說她口中吐出的每一句話語,都有著一種莫名叫人信服的力量,雖隻是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的數語,卻叫人不得不去思考其中深意。

丞相王允這廂顯然還在思考,當如何對待已然貴為西涼國主的薛平貴。嬌妻愛子相伴大權在握的薛平貴,此時卻已經是知道了有關原配王寶釧寒窯苦守十八年,一直在等待自己回返的消息。

隻是雖然貴為西涼國主,卻不代表薛平貴在西涼,便能夠做到真正的一手遮天。更何況那傳遞消息的人來得並不是時候,更是當著大多數人的麵叫破了薛平貴在中原早已成親且有糟糠之妻的事實。便是薛平貴狠下心來想要將來人殺人滅口,也是不行。

但做為一個靠吃軟飯發家的男人,薛平貴顯然頗有幾分急智,不過略作思索,便擺出一副情深意重的模樣,先是囑咐左右好生安置那叫破自己身份的送信之人,而後又擺著一副情非得已的模樣來到現今的西涼王後代戰麵前,詳述諸多種種內情。

隻道是當年流落西涼,卻是報了必死之心,不成想得娘子看重,方才有今日局麵。那原配王寶釧本是相國千金,在閨閣時便深受家中父母寵愛,而他家境寒微,兩人結合時便受了諸多阻礙。他流落西涼之後,料想消息傳回中原,王寶釧當在父母要求下改嫁才是。

現今得知原配近況,又聽聞王寶釧寒窯苦守十八年,並未改嫁,他做為頂天立地好兒郎,卻是萬萬不能相負。

而後對著代戰深深拜下,懇請代戰成全。又言他薛平貴之所以能夠有今日,全賴娘子相助,娘子若是有氣,隻管對著他發便是,還請莫要遷怒於原配王寶釧身上。

端的是做足了一副重情重義、彆有苦衷的好男兒模樣。

代戰做為西涼公主,什麼樣的好兒郎得不到,若不是傾心相許真心相愛,又怎會招薛平貴為駙馬,而後更是在老國主故去之後扶薛平貴坐上國主之位,自己退居為王後。更不必說兩人之間已有一兒一女,利益相連。眼見薛平貴對著另一個女人這番作態,心下又酸又澀之餘,卻是不免有幾分驕傲,暗道自己的目光果然不錯,她看重的男人,本就當是這等有情有義有擔當之輩。

薛平貴深諳女子心思,自然知道他今日若對苦守寒窯十八年的王寶釧表現得無情,短時間內或許可以討得代戰歡心。可落在外人眼裡,可不就成了無情無義不可深交的典範。便是代戰日後回過味來,怕也會有所疏遠。倒不如早早地將一切挑明,營造個有情有義不忘原配大恩的形象。便是代戰心中一時間有所不順,也不至於為日後埋下隱患。

況且做為西涼國金尊玉貴的公主,代戰心中自有驕傲,薛平貴也好代戰也罷,實則並未將苦守寒窯十八載的王寶釧,太過放在心中。隻不過終究是曾經屬於自己的女人,薛平貴自己可以娶妻生子,卻並不願意看到王寶釧不守婦道給自己送上一頂有顏色帽子情況。在代戰跟前過了明路之後,便將那送信之人叫來,細細盤問王寶釧情況,唯恐王寶釧其實早已改嫁,隻是因為生活不好才再度回到寒窯。

卻不去想那王寶釧本是相國嫡女,自幼便是錦衣玉食珍饈美味,若當真是嫌貧愛富的,當初又怎會嫁給一無所有的薛平貴。且說到生活不好,相國府便是眼光再差,王寶釧若是有心修複關係另行改嫁,王寶釧改嫁之後難道會過比那四處空空的寒窯更差。又是誰給的勇氣,叫薛平貴覺得他那寒窯莫不是什麼人人爭搶的好去處不成?

那送信之人本是來往中原與西涼之間的遊商,昔年在長安時機緣巧合之下同薛平貴與王寶釧有那麼幾分交情。薛平貴隨大軍遠征西涼失蹤後,王寶釧關門謝客日夜紡紗織布,所得錢財除了日常采買以外,皆是用來尋訪薛平貴下落,十八年來從不間斷。遊商感念王寶釧深情,便答應每年替王寶釧帶上一封書信來到西涼,若是有緣碰到薛平貴,一定交予。

世事弄人,遊商本以為那薛平貴早已戰死沙場,化作一柸黃土。又怎會想到他竟是好境遇居然成了西涼國主?又聽得薛平貴言語中對王寶釧的疑慮與揣度,心中不免生出幾分不忿與荒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