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然永昌四十九年的時候才因為羅安內戰的爆發,弄了一個什麼第三師補充旅的番號,手底下開始有了幾千人馬,這才算是正是成為一個藩鎮,但是那個時候頂多也就是一個小藩鎮。
沒多久就是因為羅安郡內部的各大藩鎮競爭,讓盤踞了連關縣的林子然得到了一個第六師的番號,並成為羅安當時的五大藩鎮之一,擁兵過萬!
永昌五十年的時候,馮浩忠覆滅,林子然趁機占領了淩昌東岸六鎮,同時還搶占了南安四鎮,讓麾下的地盤擴張到了二十二鎮的規模。
然而到了今年春夏時節,在李坤把自己折騰到完蛋後,林子然麾下的大軍卻已經是快速膨脹到了三萬人,並接管了南安縣全部,以及大半個平丹縣。
發展如此迅速的林子然,已經是讓很多人驚訝無比了。
但是現在當他們聽聞林子然麾下的第六師乾淨利落的擊潰了平丹縣城外的郡守府萬餘大軍時,那就更加驚訝了。
難道,林子然真的已經具備了統一羅安郡的實力了嗎?
不提這些普通人的想法,戰後的林子然直接在城外的軍營內召開了戰報會議。
分析戰鬥過程,討論那裡做的好,那裡做的還不夠好,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這也是第六師的一個傳統了,打完仗進行戰報分析,總結經驗。
隻是這一次的戰報會議上,大多的話題都是圍繞著後裝線膛炮和後裝線膛槍進行的。
而論調都是差不多。
那就是需要儘快的獲得更多的後裝槍炮,而且動不動就是說一個營一個團之類的。
後裝步槍的問題好解決,反正他們也隻是改裝而已,月產量不低,這後頭每個月至少都能改裝幾千支然後送到前線來。
但是後裝炮的問題就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了。
青山機械廠就這麼大一點規模,現在能夠不惜成本,以實驗室生產的模式造出來幾門後裝炮就很不錯了,想要幾十門幾十門的裝備短時間內基本沒指望。
除了說後裝槍炮的裝備和產能問題外,還有一些也是值得注意的。
吳冠林就是提出:“受限於後裝步槍的改裝產能,短時間內很難全麵裝備全軍,前提可以在各部隊裡少量裝備一部分,用以中遠距離的精確獵殺,同時用來執行一些小規模的戰鬥任務!”
“就和今天的戰鬥一樣,一個步兵團配屬的後裝步槍不過一個連的規模,但是這一個連的後裝步槍所發揮出來的火力,足以比得上一個營不說,同時也是大量殺傷了敵軍的軍官!”
“如果不是敵軍的軍官大量陣亡,他們的部隊也不可能崩潰的這麼快!”
聽罷,林子然微微點頭道:“這個辦法好,各部隊裡本來就有輕型步兵連的,可以給他們先裝備一部分加強火力,同時以點帶麵,配合訓練其他的線列步兵連,這樣等後裝步槍配發到其他部隊後,將士們才不會因為裝備的陌生難以適應。”
這事,其實之前就在乾,隻不過沒有明確的說法,而這一次,算是正是確定了下來。
因為按照青山機械廠哪怕每個月四五千隻的改裝產能,但是第六師的規模卻是一天比一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