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知夏在大腦中迅速搜刮自己看過的醫書。
她發現太後麵色發白。
之後她朗聲問道,“民女鬥膽,請問太後最近一天喝水多少次?”
他身邊的太監小福子想了想道,“太後最近一天喝這樣的水要喝十幾杯呢。”
薑知夏蹙了蹙眉,這似乎是消渴之症。
“敢問太後可否還有彆的症狀?”薑知夏道。
太後和太監們對視了一眼。
“太後,您要是不介意,我給您把把脈。”
太後道,“那再好不過了。”
說著就把手伸了出來,薑知夏上前將幾根手指搭在她的脈上。
“可否請太後張開嘴讓我看看舌頭?”
“啊?這?”太後和宮女聽了嘴裡均發出一聲驚呼。
旁邊的宮女出聲道,“這怎麼行?”
“不礙事,我隻是看看太後的舌苔。”薑知夏道。
見她這樣說,太後也不在意了,拿帕子掩了掩嘴,隨後張開。
薑知夏看了看道,“舌苔淡白,脈滑有力,形體消瘦,煩熱出汗,多食易饑,若是我沒診錯的話,是屬於消渴之症。”
“那.....那要怎麼治療呢?”
“所論消渴,肺熱傷津、胃火炙盛、肺燥、胃熱、腎虛並見,而成消渴。”
“那...那要吃什麼藥?”
“用玄參、大黃、白術、茯苓,其有健脾益氣、生津止渴之功效,用於口渴多飲、多食、或食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的患者。”
說完,薑知夏給她們寫了一個方子:玄參十克,大黃六克,人參、白術、茯苓各十克,葛根十五克,木香、炙甘草、藿香各六克。
見她這樣做完,太後和宮女均點點頭。
薑知夏知道古代諱疾忌醫,太醫多半是男子,於是很多婦女有病也不去治,就這樣拖著,小病拖成大病。
她將方子遞給宮女,“這方子是我開的,如果太醫有更好的辦法那更好了,可以先把這個給太醫看看,如果可以再按照這個法子喝。”
“如此,那甚好。”
薑知夏笑了笑,“其實我還有更溫和一點的法子,不必吃這麼苦的藥。”
“什麼法子?如果不用吃藥那再好不過了,太後最怕苦的。”
見她這麼說,太後當即也道,“你可還有什麼更好的法子?”
薑知夏道,“待會兒我給您寫幾個藥膳的方子。
還有您平時可不敢再吃油炸之類的東西,要吃含脂肪量低的食物,比如青菜,黃瓜,芹菜這些,這都有養陰生津,清除體內毒素的作用。
或者玉米,紅薯之類的雜糧,然後多走動走動,在宮裡逛逛,不要總是躺著,要多出些汗才好。”
頓了頓,她又道,“等會兒我熬些薏米、紅豆枸杞粥給您喝,這些是可以反複食用的,對您的身體有幫助。”
見她這樣說,太後很是滿意點點頭。
底下眾人皆是大驚,尤其是那個推她的女子。
她這一推,給了薑知夏在太後麵前露臉的機會,可不相當於給自己培養了個競爭對手。
那女子緊緊攥著衣擺,臉色難看極了。
年慶雪則長舒一口氣,作為她在宮裡唯一相熟的人,她當然希望薑知夏沒事。
之後太後又囑咐了一番,大家便退下了,臨走前太後還賜了她一些銀子和首飾。
薑知夏握著這沉甸甸的銀子,有些欲哭無淚。
她隻希望默默隱匿其中,並不想出風頭。